时间:2025-07-1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柯翠金 - 小 + 大
图1 团队成员与领导老师合影留念 2025年7月6日,艺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陈小璇带领麟创助农实践团前往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开展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产品设计系主任敖景辉、副主任刁培煌、辅导员丘庆达、韩奇、陈琪、美育教研室潘莹莹一行同行。在这场以“挖掘麒麟文化、赋能农产品升级”为主题的助农实践之旅中,团队不仅深入探寻麒麟文化的历史底蕴,更聚焦农产品包装设计痛点,通过实地调研与创意碰撞,让非遗文化与乡土农产碰撞出别样火花。 溯源麒麟文化,筑牢设计根基 实践团首站来到沙田镇麒麟文化馆。在驻村选调生黄耀祥的细致讲解中,成员们系统梳理了麒麟文化的精神内核——作为民间公认的吉祥瑞兽,麒麟象征着驱邪避害、吉祥顺遂,而当地流传的舞麒麟习俗,更是承载着代代相传的地域记忆与文化自信。馆内陈列的历史实物、生动的影像资料,让“仁善尚礼”“弘毅有信”等文化理念愈发清晰,为后续设计埋下了文化伏笔。 图2当地选调生介绍麒麟米原包装 图3 团队成员观看麒麟文化宣传片 聚焦田间地头,捕捉农产本真 离开文化馆,实践团走进沙田镇的田间地头。夏日的稻田翻涌着绿色波浪,饱满的稻穗低垂;荔枝树枝繁叶茂,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红紫相间的色泽格外诱人。摄影组的同学手持相机,细致勾勒荔枝的圆润形态、稻穗的纹理质感,不时交流:“荔枝的红色可以和麒麟的火焰纹呼应,水稻的金黄色则能体现丰收的暖意。”这些鲜活的田间素材,为设计方案注入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图4 团队成员前往田间调查 图5 团队成员摘荔枝 座谈共话痛点,美工组掀起“头脑风暴” 在与沙田镇团委负责人黄懿苗、文化站站长林雅琪及宣传办业务骨干钟巧燕的座谈会上,团队直面当地农产品包装的现状:现有包装虽能体现本土文化特色,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缺乏辨识度,且很难一目了然知晓为何产品,因此难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座谈会后,队内美工组迅速展开专项讨论,形成 “文化符号 + 产品特性 + 实用功能” 三位一体的设计思路,如用麒麟纹样简化设计、红金配色、环保纸材、融入麒麟轮廓元素等,并结合 “突出地域特色”“兼顾运输实用性” 等建议完善细节。 图6 座谈会交谈 图7 麒麟米外包装初稿 此次实践让团队明确了方向:下一步,美工组将结合调研所得与村委意见,深化设计方案——从麒麟纹样的抽象化处理,到农产品特性的视觉转化,再到包装结构的便携性优化,力求让每一款包装都成为沙田镇“文化+农产”的移动名片。麟创助农实践团用创意设计架起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桥梁,以青春智慧为沙田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正如团队成员所言:“我们要让麒麟文化在包装上‘活’起来,让沙田农产品带着文化温度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柯翠金) |
上一篇:《青春赋能乡村振兴 实践书写时代担当——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数智逐梦调研团暑期三下乡活动在都岐村深入开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