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支教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支教活动| > 文章

宁波大学大健康宣讲团暑期走进乡镇:“红心护苗·医路童行”系列儿童健康公益宣讲活动

时间:2025-07-1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丁健航、李霖博、苏嘉胜、徐庆琳、方浚聿 - 小 + 大

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助力基层儿童健康素养提升,7月8日至10日,宁波大学医学部大健康宣讲团“红心护苗·医路童行”系列活动走进宁波市东吴镇,围绕儿童身心健康、防病防疫、卫生习惯和情绪调适等内容,连续开展了多场生动有趣、实用性强的健康主题公益宣讲,受到了当地家长与社区的一致好评。

普及科学防疫,传播健康知识

7月8日上午,宣讲团走进东吴镇凤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健康生活,科学预防”为主题,为乡镇儿童带来一堂系统且通俗易懂的健康知识课程。活动内容涵盖了“健康与疾病”“常见疾病与预防”“健康知识问答”等主题,重点介绍了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结膜炎等常见传染病的传播方式和科学预防方法。

为了增强学习兴趣,主讲人巧妙地融入案例教学、趣味竞答和“七步洗手操”互动演练,寓教于乐,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提升了孩子们的健康意识。不少小朋友在课后兴奋地表示,今后会坚持勤洗手、讲卫生,争当家里的“健康小卫士”。

揭秘常见的寄生虫,科学赶跑“不速之客“

7月9日上午,宣讲团开展了主题为“身体里的奇怪‘房客’”的寄生虫防治健康宣讲,聚焦儿童常见寄生虫感染,结合夏季高发的现实背景,为孩子们揭开了寄生虫的“神秘面纱”。

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和生活化的语言,介绍了蛔虫、蛲虫、弓形虫等常见寄生虫的传播途径和防护要点。比如在讲到“蛔虫如何通过不洗手进入人体”时,不少孩子惊呼“原来这么可怕”,并开始反思自己的卫生习惯。当讲到弓形虫与宠物猫的关系时,现场孩子们兴趣高涨,踊跃发言讨论。

在互动环节中,志愿者组织了知识问答,孩子们积极参与,每答对一题都能获得一份小奖品。活动最后,孩子们一起绘制了常见的寄生虫虫卵,加深了对寄生虫的认知。主讲人还鼓励小朋友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讲给家人听,在家中也当一次“健康宣传员”。

传递卫生习惯,科普医学知识

寄生虫课程结束后,宣讲团延续“卫生习惯”主题,为东吴镇小学生开展了第二场健康知识宣讲。宣讲从儿童日常行为入手,结合流行性和非流行性疾病的实际案例,教育孩子们如何通过合理作息、个人清洁、科学饮食等方式,提升自我防护能力。

现场设置了“卫生知识快问快答”“儿童卫生习惯调查问卷”等环节,一方面检验学习成效,另一方面收集一手数据,为后续宣教工作提供方向。有孩子在课后感慨:“原来蛀牙是细菌产酸造成的,我以后要多刷牙!”孩子们的反馈也让志愿者们倍感欣慰。

情绪调适守护心理健康

7月10日,大健康宣讲团首次尝试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宣讲主题,围绕“情绪识别与调节”开展专场活动。志愿者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孩子们介绍了情绪的基本类型、常见心理困扰及应对方法,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学会正视与管理自身情绪。

活动中还设计了“画出你的情绪脸谱”“认识情绪表情卡”等互动游戏,通过轻松有趣的方式增强孩子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与认同。活动尾声发放了“乡镇儿童情绪问题小调查”,为进一步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提供数据支持。

不少小朋友在活动后表示,从未意识到睡不着觉可能与焦虑有关,也愿意把今天学到的心理知识带回家分享。“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尝试,让心理健康知识像洗手、刷牙一样,成为孩子们习以为常的一部分。”主讲人表示。

培养实践责任,播撒健康种子

宁波大学医学部大健康宣讲团“红心护苗·医路童行”系列活动,长期致力于将专业医学知识带入乡镇和校园,推动儿童健康教育下沉基层、深入生活。本次东吴镇系列宣讲得到了凤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多方的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高校志愿团队在公共健康领域的使命与担当。

未来,宣讲团将继续以儿童健康为核心议题,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创新宣讲形式,把更多科学、实用、有趣的医学知识传递给孩子们,用行动守护祖国花朵的健康成长。

(宁波大学 丁健航、李霖博、苏嘉胜、徐庆琳、方浚聿联合供稿)

上一篇:“青春耀童心”实践队赴闽清县云龙乡支教:非遗文化沁童蒙 三维课程育新蕾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