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广东海洋大学团队助力社区青少年成长——非遗传承与红色教育暑期营

时间:2025-08-0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吴建强(指导老师)、龚靖航、张益铭、钟诚、蒲晓琳、郑钦、雷雨珩 - 小 + 大


盛夏七月,蝉鸣悠扬。为丰富社区青少年暑期生活,助力“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在《关于以改革更好促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若干措施》等政策支持下,7月20日至26日,由大涌镇团委与兴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广东海洋大学雏鹰展翅团队承办的暑期夏令营,在兴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顺利开展。40名8-12岁青少年参与其中,7 天里,孩子们从初识伙伴到共品文化,沉浸式体验非遗、践行环保、传承红色基因,获得了意义非凡的成长。

破冰启航:初识伙伴,共赴盛夏之约

7月21日:初遇·以心相系,以物存忆。上午,“童趣破冰大冒险”率先拉开夏令营序幕。“击鼓传花自我介绍”中,彩色布包在孩子们手中流转,鼓点骤停时的羞涩问候,在掌声与欢笑中化为大方,陌生感也随之消融。

随后的“明信片挑战”更是点燃了现场热情。广东海洋大学的突击队成员们分发了印有中山地域特色的明信片,背面则是许多趣味挑战。孩子们手持明信片穿梭在活动场地中,有的三五成群热烈讨论,有的主动向突击队成员求助,短短一小时,不仅完成了挑战,更在互动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

干花逸韵:巧制信物寄托夏日情谊

破冰的热络尚未褪去,“干花逸韵,书签寄情”活动接踵而至,仿佛是为刚刚建立的情谊寻找一个载体。桌子上陈列着五彩斑斓的干花材料,孩子们围坐桌前,专注地挑选素材。选取准备好的干花、树叶,搭配彩绳、贴纸等装饰,精心设计属于自己的书签。有的用紫荆花干封存“社区的夏天”,有的用彩绳串联起初识的欢喜。隔壁的滴胶钥匙扣制作区,干花与亮片在模具中定格,正如此刻的相遇被悄悄藏进时光。

当手工品制作完成时,孩子们握着书签与钥匙扣,仿佛握着一份看得见的约定——这份从初见开始的情谊,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慢慢生长。

创意脸谱绘:一笔一墨勾勒非遗传承路

7月22日:寻脉·从手作之趣到文化之根。今日我们一同走向更深厚的文化肌理。“创意脸谱绘,文化新传承”活动将粤剧这一岭南瑰宝带到孩子们面前。活动伊始,突击队成员主讲者播放了《帝女花》等经典粤剧选段,铿锵的锣鼓声与婉转的唱腔交织,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兴趣。其婉转唱腔里,藏着与昨日干花书签相通的“匠心”——只不过,这次的“材料”是生旦净末丑的行当密码,是红忠黑直的色彩语言。

孩子们接过画笔时,仿佛接过了传承的接力棒:有不少小朋友对照脸谱,先以墨线勾勒眉眼轮廓,再蘸取大红色填充额头,其中有小朋友说:“我画的是穆桂英,她又勇敢又聪明,我要把她的忠义画出来。”有的孩子则大胆创新,在传统纹样中加入星星、彩虹等元素,让古老脸谱焕发童真活力。当一幅幅色彩鲜明、神态各异的脸谱完成时,孩子们互相展示,骄傲地介绍自己笔下的角色故事的模样,恰似昨日交换书签时的雀跃——从个人手作到文化印记,这份对“美好”的追求,始终未变。

食安科普路:知识筑牢安全防线

7月23日:守护·从文化根脉到生命安全。文化需要守护,生命更需珍重。“食安科普路,溺救包未来”活动,将“守护”二字从文化延伸到生活。“食品安全侦探局”里,孩子们盯着过期食品案例皱起眉头,认真记下“看生产日期、查许可证”的口诀——这份细致,与昨日勾勒脸谱线条时的专注如出一辙。

“水域安全守护营”中,突击队成员主讲者结合真实案例讲解防溺水“六不准”知识,通过动作示范教学溺水自救方法和正确的呼救技巧。“遇到有人落水,千万不能自己下水,要大声呼救并找大人帮忙,还可以扔救生圈、长竹竿等漂浮物。”突击队成员主讲者一边演示,一边让孩子们模仿练习。

“小小救护员实战”环节,三角巾在孩子们手中翻飞,互相包扎时的小心翼翼,恰似昨日为脸谱涂色时的认真。当全体宣誓“珍爱生命,远离危险”,这声承诺,是对自己的负责,更是对身边人、对这份夏令营情谊的守护。

枝叶筑爱巢:一草一木践行生态守护责

7月24日:担当·从守护彼此到守护生灵。守护的责任,不止于人类自身。“枝叶筑爱巢,童心护生灵”活动中,纪录片里小鸟无家可归的画面,让孩子们想起课堂上学到的“守护”——如果说保护自己是责任,那保护这些小生灵,便是更广阔的担当。

分组搭建鸟巢时,在“要让小鸟住得舒服”的念叨里,藏着与昨日包扎伤口时同样的温柔。当鸟巢挂上社区的树,孩子们仰头期待的眼神,与前日宣誓时的坚定重叠——从守护伙伴到守护生灵,这份责任在悄悄生长。

重走红色路:一举一动厚植爱国赤子心

7月25日:信仰·从守护生灵到守护精神家园。责任的尽头,是信仰的传承。“重走红色路,童心唤红心”活动中,红军长征的故事在影像里铺展:翻越雪山的严寒、穿越草地的坚韧,让孩子们想起昨日为小鸟筑巢的执着——原来,守护也可以是跨越时空的坚持。

齐唱红歌时,嘹亮的旋律里有对先辈的敬意;给退休军人写心里话时,稚嫩的字迹里藏着“要像他们一样勇敢”的决心。纸飞机在广场上起飞的瞬间,孩子们的目光追随着它,孩子们不仅理解了 “爱国” 二字的分量,更懂得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立志要传承革命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又似前日望着鸟巢时的期待——从守护自然生灵到守护红色信仰,这份“珍视”,早已刻进心里。

活动后,不少孩子在采访中表达了对革命英雄的感激,有小朋友坚定地说:“我要好好学习,像红军叔叔那样,做对国家有用的人。”言语间流露出对历史的认知与对家国的热爱,让红色基因融入童心,让爱国情怀在实践中自然生长。

糖笔绘童趣:一勺一糖凝结千年匠心

7月26日:传承·从初识之欢到千年之约。六天的旅程终有尽头,但传承的故事刚刚开始。“糖笔绘童趣,卡画留时光”活动里,播放了非遗糖画传承人制作糖画的宣传视频,只见老师傅手持铜勺,舀起熬至金黄的糖稀,手腕轻转间,糖丝如流水般在青石板上游走。“这就是‘以糖为墨、以勺为笔’的神奇技艺!” 突击队成员主讲者介绍道,“糖画起源于明代,至今已有 400 多年历史,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几代人的童年记忆。”这不禁与开营时孩子们手中的干花书签、脸谱彩绘遥相呼应——都是用匠心留住美好,只不过这次,我们触摸的是四百年的非遗记忆。

孩子们握着糖画笔尝试时,虽线条稚嫩,却像极了第一天做书签时的认真。“甜到心里”的不止是糖画,更是这六天的相遇:从破冰时的陌生到此刻的熟络,从手作信物到文化传承,从学习守护到坚定信仰。当孩子们说“要保护老手艺”,这句话里,藏着整个夏天的成长。

此次夏令营,如一条蜿蜒的河:从初遇的溪流出发,汇聚文化的清泉、安全的细流、环保的支流、红色的江河,最终奔向非遗传承的大海。正如兴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所说:“孩子们带走的不只是手作和记忆,更是对文化的热爱、对生命的尊重、对信仰的坚守——这些,将成为他们成长路上最亮的光。”

(广东海洋大学雏鹰展翅——用青春力量助力中山少年成长突击队)

(作者:吴建强(指导老师)、龚靖航、张益铭、钟诚、蒲晓琳、郑钦、雷雨珩)

上一篇: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寻脉者·畲乡行”实践队探寻闽畲文化

下一篇: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青春使命 ——“水土砼行”社会实践队赴兴国县开展社会实践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