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文化| > 文章 当前位置: |红色文化| > 文章

红色基因·赋能成长——青年大学生志愿者助力

时间:2025-08-0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林兴浩 - 小 + 大

7月29日,由中共武夷山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等部门指导的2025年首期“福蕾行动计划”武夷山小太阳成长夏令营在崇安街道黄墩村正式开营。活动聚焦困境儿童群体,通过“红色教育+素质拓展”的创新模式,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助力青少年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庄严仪式启新程 红色教育树信念

上午9时,开营仪式在嘹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营员肃立齐唱国歌,以青春之声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武夷山市民政局副局长吴春荣在致辞中强调,本次夏令营是落实福建省民政厅“福蕾行动计划”的具体实践,旨在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与实践课程,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她希望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友谊、提升技能,共同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成长篇章。

图为开营仪式启动场景 毛曼婷 供图

旗帜飘扬承使命 薪火相传践初心

授旗环节中,中共武夷山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彭美红将象征责任与使命的营旗郑重交予营员代表。市妇联主席陈莉、团市委副书记熊豪斌为志愿者颁发证书,旗帜与证书在晨风中交相辉映。全体营员齐声高呼“强国有我,青春有为”的响亮口号,彰显新时代青少年的担当与决心。志愿者代表陈晓峰表示:“我们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在夏令营中团结互助、突破自我,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图为中共武夷山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彭美红向志愿者代表授旗 毛曼婷 供图

红色研学悟精神 实践赋能促成长

仪式结束后,营员们在黄墩村书记江永飞的带领下,前往该村红色文化实践场所开展首场研学活动。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及还原的“崇安县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互动场景,孩子们深入了解了当地革命斗争史。13岁的营员张民杰在完参观旧址后感慨道:“触摸着展柜里的旧军装,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浴血奋战的热血,这让我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图为黄墩村书记江永飞带领营员在崇安县委第一次党代会旧址参观学习 毛曼婷 供图

多元课程启智慧 红色基因润童心

随后,夏令营正式进入课程实施阶段。本期活动以“红色教育”为核心,创新构建“红色传承+素质拓展”课程体系,精心设计18门特色课程模块,涵盖红色文化浸润、艺术创作、实践技能提升、心理健康支持四大方向,为困境儿童打造全方位成长平台。

在红色文化传承板块,“军歌演唱”“军体拳”“队列”课程邀请专业教官祝贺担任指导,通过教唱《强军战歌》《人民军队忠于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经典曲目,让营员们在激昂旋律中感受革命年代的热血与团结。手工粘土绘画课则以“红色故事”为主题,指导营员用粘土还原“红军过雪山”“飞夺泸定桥”等场景,艺术创作方面,“会变魔法的指纹画”课程引导孩子们用独特指纹绘制成长树,象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手工趣味粘土”课程则通过合作创作特色粘土作品,帮助营员表达情感、建立信任。实践技能模块中,“拳击体验”体验课则通过专业教练指导,帮助困境儿童释放压力、增强自信。祝贺表示:“军歌不仅是音乐,更是历史的回响,孩子们唱着唱着就挺直了腰板,眼神都亮了。”

图为志愿服务队队长林兴浩与营员开展营务大会 林兴浩 供图

图为营员们在会变魔法的指纹画课程上创作的指纹画 林兴浩 供图

图为教官祝贺教授军体拳课程 林兴浩 供图

据悉,本期夏令营将持续至8月7日,围绕红色教育、安全自护、心理健康、社会实践四大主题,设置18门课程模块,配备专业教官1名、社工6名、志愿者8名,并为每名营员建立“一人一档”成长档案,武夷山市愉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彭俊表示,将继续探索“红色教育+素质拓展”的创新模式,打造未成年人保护成长的“武夷山样本”。(作者:林兴浩)

图为开营仪式合影 毛曼婷 供图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淮师大“点亮八皖”实践团走进宿州博物馆---用数字技术让红色文物“活”起来

推荐阅读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