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丽水学院:“心星索”乡村优秀教师访谈团队 - 小 + 大
为深入探寻“城市型”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教育实践与情感历程,近日,丽水学院“心星索”乡村优秀教师访谈团队专程前往松阳县玉岩小学开展调研。 为提升访谈的针对性,团队前期进行了周密筹备。经反复研讨,团队明确了聚焦教学实践、职业发展、人际互动及城乡适应四大核心维度的研究方向,并据此拟定了详细的访谈提纲。此外,团队广泛收集并研读了乡村教师群体特征、职业发展路径及情感劳动学说等相关文献,为实地调研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访谈中,团队了解到,项浩卿老师面对乡村学生,尤其是寄宿生和留守儿童时,教学重点在于“夯实基础”,需着力培养行为习惯,如坐姿、队列、就餐纪律,并通过日常陪伴建立师生信任,以应对家校配合度相对较低的挑战。同时,团队记录了玉岩小学作为国家级非遗“松阳高腔”传承基地的特色实践——聘请传承人开设校本课程,组建戏剧社团,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乡土文化。 随后,项老师向团队成员介绍了当地乡村教师职业发展的常见路径,包括专业荣誉、职称晋升、行政发展,并分析了城乡教师发展的异同。他提到,相比城镇,乡村学校教研资源相对有限,但职称评定机会则可能更多。教师提升途径主要依靠进修培训、城乡联合教研及自我反思。而面对乡村工作环境相对封闭、调动机会较少等因素导致的职业倦怠问题,他采用自我心态调节和寻求工作调动等方式来应对。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不仅获得了关于乡村学校运行、教师工作状态及发展需求的一手资料,更提炼出城市型乡村教师在教学平衡、角色复合、职业支撑中展现的成长逻辑,明晰城市背景与乡村场域碰撞下的适配路径。团队将以此次访谈为契机,撰写相关调研报告,深入分析新生代乡村教师的情感支持需求,并分享研究成果。未来,“心星索”团队将继续深入乡村教育一线,追踪优秀教师的成长足迹,搭建城乡教育交流的桥梁,为青年师范生提供扎根基层的实践范例,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丽水学院:“心星索”乡村优秀教师访谈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