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支教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支教活动| > 文章

缤纷课堂润童心:华农学子鹤峰支教课程纪实

时间:2025-08-2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赴恩施实践团 - 小 + 大

盛夏的鹤峰县容美镇党校内,不时传出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黑板上是五彩斑斓的图画,课桌上摆满了手工作品,一群大学生正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时而低头私语,时而热烈讨论。这里是华中农业大学暑期爱心托管班的课堂,在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中,志愿者们用精心设计的课程为乡村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

课业辅导:夯实学习基础

每天上午的课业辅导时间是支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者们采取分组辅导的方式,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除了督促完成暑假作业外,队员们还特别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在辅导过程中,志愿者们发现许多孩子在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于是他们通过设置小目标、及时表扬等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学习信心。

安全教育:守护生命成长

“如果看到小伙伴落水了该怎么办?”在防溺水安全课上,老师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安全知识。这堂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课通过视频演示、现场示范和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将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等知识生动地传授给孩子们。志愿者们还编撰了朗朗上口的安全口诀,方便孩子们记忆和运用。这些实用的安全知识为孩子们的暑期安全增添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支教队员开展安全用电教育

创意美育:激发无限想象

折纸课上,王老师带领孩子们进入奇妙的纸艺世界。从简单的纸飞机到复杂的菠萝笔筒,从旋转的纸陀螺到平衡鸟,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孩子们的耐心和智慧。“看,我的笔筒做好了!”一个小男孩兴奋地举起刚刚完成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通过折纸活动,孩子们不仅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更在一次次尝试中培养了坚持不懈的品质。

支教队员唐鹤鸣展示绘画技巧

在绘画课堂上,老师设计了“情绪云朵”“形状派对”等创意主题,鼓励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内心世界。孩子们用色彩描绘自己的情绪,用图形组合成奇妙的故事,在艺术创作中释放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课程结束时,每个孩子都拥有了一本属于自己的画册,记录着这个夏天的色彩与感动。

文化传承:涵养家国情怀

老师负责的传统文化课成为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课程之一。老师们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传统节日的由来、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及传统美德的意义。在手工实践环节,孩子们利用植物叶片和颜料制作出独具特色的团扇,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完美结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红色启蒙”课程。老师以鹤峰本地的革命历史为切入点,通过讲述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课程注重互动性和体验性,让孩子们在聆听与思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多元互动:促进全面发展

除了常规课程外,志愿者们还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和户外游戏。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学会了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许多原本羞涩内向的孩子逐渐变得开朗活泼,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支教队队员帮助家长们办理开班手续

二十天的课程短暂却充实,每一堂课都凝聚着志愿者们的精心设计和真诚付出。这些课程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假生活,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求知、向上、向善的种子。当最后一个下午的课程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拉着志愿者的手问:“老师,你们明年还会来吗?”

这个夏天,在鹤峰县的乡村教室里,大学学子与留守儿童共同书写了一段关于教育与成长、给予与收获的温暖故事。

(作者:华中农业大学赴恩施实践团)

上一篇:广州大学“微光成炬”义教队:以多语种为桥 让专业实践在乡村沃土绽放光彩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