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烽火岁月,触摸文化根脉_|红色文化|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文化| > 文章 当前位置: |红色文化| > 文章

走过烽火岁月,触摸文化根脉

时间:2025-08-1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文意承新实践队 - 小 + 大


伴随着千年文脉与红色记忆,七月的风吹到了潍坊,烟台大学药学院文意承新实践队循着历史的足迹,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深度社会实践活动。从博物馆与历史遗迹的沉浸式探寻,到社区宣讲的温情互动,队员们在实践中感悟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让青春力量在文化传承与红色教育中绽放光彩。

 

博物馆探秘:在历史长河中解码精神密码

7月12日,实践队先后走进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潍县东关城墙古炮台与潍坊市博物馆,在传统技艺与历史遗迹中探寻沂蒙精神与地域文化的交融。

潍坊世界风筝博物馆内,龙头蜈蚣风筝气势恢宏,“黛玉读诗”“螳螂捕蝉”等造型各异的风筝展品,将神话传说、自然意趣与现代创意巧妙融合。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智慧,其背后“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坚守,与沂蒙精神一脉相承。在风筝博物馆内的一角,队员们注意到将潍坊文化融入制作风筝和香囊的动手区——队员们由此迸发灵感:“可将沂蒙精神融入包装设计或某些手工艺品中,让红色文化以更具象的方式走进大众的生活。”

离开风筝博物馆,队员们来到潍县东关城墙古炮台。锈迹斑斑的炮台遗迹与修复后的城墙,诉说着往昔抵御外敌的烽火岁月。触摸着承载历史的砖石,队员们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更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为民族复兴奋斗的决心。

午后的潍坊市博物馆,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陶器、青铜礼器见证着潍水流域的远古文明,杨家埠年画刻板与风筝骨架彰显着民间艺术的璀璨;红色展区内,泛黄的书信、破旧的军装与锈迹斑斑的武器,将革命年代的英勇无畏娓娓道来。其中,沂蒙红嫂“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的事迹,让队员们更加真切地体会到沂蒙精神与潍坊地域文化中“家国情怀”的深度契合。

社区宣讲:以青春之力播撒传承种子

7月11日,实践队走进潍坊市西上虞社区,以“传承红色基因,共绘文化新篇”为主题开启宣讲活动。活动伊始,领队田志谏与社区负责人王晓玲签署实践基地合作协议,为校社联动搭建坚实桥梁。此次签约不仅推动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传播红色精神与地方文化,更让社区因青春力量的注入而焕发新的活力。

宣讲中,队员们分享了一路走来的实践见闻:从鲁南制药厂区体悟“守正创新”的企业精神,到沂蒙革命纪念馆重温革命先辈的初心使命;从王羲之故居品味千年墨香中的文人风骨,到临沂市益民公益救援服务中心感受无私奉献的担当情怀。

8月,我们将在烟台市的几所学校中分享在潍坊的见闻:从潍坊市风筝博物馆感受“世界风筝”的震撼与制作风筝的精巧工艺,到潍坊市博物馆与潍县东关古炮台所展现的烽火岁月。同时,我们也将穿插在临沂的所见所闻,将我们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都传播出去。

为帮助小朋友们巩固所讲的知识,让红色的种子在每个小朋友的心中深深埋下,实践队准备了“知识有奖问答”环节,小朋友们踊跃参与,在轻松互动中收获知识与成就感;活动尾声,队员们分发画纸与彩笔,邀请小朋友们用笔墨记录感悟,一张张稚嫩却真诚的作品,成为红色精神与文化传承最生动的对话。文意承新实践队此次的潍坊之行,既落实了烟台大学“五个一”的实践要求,更让红色基因在孩童心中悄然扎根,为文化传承埋下希望的种子。

实践感悟:以担当之姿续写传承新篇

文意承新实践队此次的潍坊之行,是一次文化浸润与精神淬炼的旅程。队员们在传统技艺中看见坚守;在历史遗迹中读懂担当;在社区互动中践行使命。大家深刻认识到,沂蒙精神不仅镌刻在历史文献中,更融入民间艺术、百姓生活的肌理之中;地方文化的传承,既需要对传统的敬畏坚守,更需要青年一代的创新表达。

未来,文意承新实践队将以此次潍坊社区实践基地签署为起点,持续深化校社合作,通过文化调研、红色宣讲、创意转化等方式,让红色精神与地方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队员们将怀揣这份实践感悟,在学习中锤炼本领,在奉献中践行担当,让青春在守护文脉、传承精神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意承新实践队)

上一篇:烟台大学药学院“文意承新”实践队: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

下一篇:展柜里的烽火岁月,血脉中的红色基因 ——福建革命史参观札记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