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9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吴沛蓉 王禹涵 郎朗伊 张潆竹 王明睿 - 小 + 大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好红色资源,推动文旅融合,让更多人了解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8月,借“三下乡”活动契机,沈阳大学赤旅队投身红色文旅志愿行列,深入东三省总督府、沈阳故宫、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探寻红色根脉、守护历史记忆,将理论融入讲解服务与文化传播,让更多人读懂沈阳红色故事。 沈阳作为东北红色文化重镇,东三省总督府、沈阳故宫、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等红色地标,是激活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的精神富矿。在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协同推进的当下,以红色文旅为纽带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赋能城市文化建设与社会教育,成为时代命题。 府院躬行·红裳承脉——用志愿实践传承民族美德 沈大赤旅队五名成员齐聚东三省总督府博物馆,身体力行开展志愿服务,通过讲解引导等实际行动,生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中,队员接受了专业的礼仪培训,从讲解时的站姿、语气,到接待游客时的微笑、手势,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细致指导。这些规范不仅让服务更专业,也让队员学会了用尊重与温度传递文化。当游客因我们的讲解而驻足沉思,因帮助展露笑容时,队员内心的荣幸与骄傲油然而生。 针对总督府建筑布局复杂、展厅主题多元的特点,队员在入口处设立咨询台,为游客发放简易导览图,耐心解答“某展厅位置”“最佳参观路线”等问题,帮助游客节省时间,高效规划参观行程。同时,结合游客体验需求提供针对性文创帮扶,如设计特色打卡印章、协助完成红色主题打卡纪念,让红色文化从“静态展示”变为“可感可带”的记忆符号,助力红色文旅在“三下乡”中实现创造性转化。 故都寻枢·城史铸魂——于历史深处熔铸城市精神 团队前往沈阳故宫博物院,深入学习沈阳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辉煌历史,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积极为家乡文旅产业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志愿过程中,队员为老年游客、携带幼儿的家庭提供便利——协助租借轮椅、婴儿车,指引无障碍通道;为忘记带水的游客提供饮用水,提醒休息区位置,让游客在参观中感受到关怀。 通过近距离参与红色文化传播,队员对红色历史的理解从书本走向现实。在整理史料、为游客讲解的过程中,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不再是文字记载,而是变得可触可感——泛黄的手稿里藏着坚定的信仰,锈迹斑斑的实物中凝结着不屈的精神。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队员真正读懂了红色文化跨越时空的魅力,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初心”与“使命”的重量。 正义昭彰·赤忱如炬——以信仰火炬照亮抗战艰辛 沈大赤旅队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为《正义审判》——新中国审判日本战犯特展的开展仪式提供现场维序保障。这堂特殊的“红马甲下的思政课”,不仅让队员近距离体会到司法的公平正义,更是对中国人民14年艰苦卓绝抗战历程的深刻回顾,强化了铭记历史,珍视和平的信念。 队员的行动成为连接游客与博物馆的纽带,让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陈列馆”,更成为传递地域文化、红色精神的“活窗口”。志愿服务中,队员还主动介绍沈阳的其他特色(如百年工业遗产、非遗民俗、四季风光等),将红色文旅与城市多元文化串联,既让参观者全面了解沈阳的历史与活力,也为乡村红色文旅注入更丰富的内容,以青年视角助力红色文旅与地域特色融合发展,践行“三下乡”中文化服务的责任担当。 实践成果:青春在红色沃土上成长 经过为期数周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沈大赤旅队”收获颇丰。成果不仅体现在为家乡文旅产业发展贡献的力量上,更深刻体现在每一名成员自身的成长变化中。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不仅需要决心与热情,更需要自身的高素质与高能力,也认识到自身在知识储备与社会经验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时,五位同学也结下了更为深厚的友谊。 怀揣对红色文化的敬畏与传播热忱,沈大赤旅队以志愿之姿讲述红色故事、传递历史记忆,解码红色文化传播的青春路径,让青春在沈阳红色沃土上留下深刻注脚! 指导老师:王涵 成员名单:吴沛蓉 王禹涵 郎朗伊 张潆竹 王明睿 |
上一篇:打捞红色记忆,激活侨乡文脉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绿茵使者”实践团探访安口村国立第三华侨中学遗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