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文化| > 文章 当前位置: |红色文化| > 文章

西北师大“红烛师光”实践团井冈山实践记:沉浸式学精神,践初心启新程

时间:2025-08-2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卢昌仙 - 小 + 大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井冈山,这座镌刻着中国革命初心的红色丰碑,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岁月中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伟大探索。于此,革命先辈们以热血铸就信仰,用牺牲铺就征程,孕育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为深入领会井冈山精神的核心要义,让红色信仰成为砥砺前行的力量,以实际行动接续革命先辈的未竟事业,8月19日,西北师范大学“红烛师光”实践团一行十人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开展以“传井冈薪火,燃红烛师光”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探索实践之旅。

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广场合影。张紫晗 供图

8月20日,2025年“井冈情 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开营仪式在井冈山隆重举行,西北师范大学“红烛师光”实践团全体成员身着统一实践服,精神饱满地参与其中。伴随着激昂的国歌、庄重的授旗仪式,以及全国各高校实践团代表的铿锵发言,实践团成员们深切感受到这场红色实践活动的厚重意义,也正式开启了为期九天的沉浸式井冈山精神学习之旅。

“井冈山·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开营仪式)。张紫晗 供图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课学习。课程以“历史为何选择了井冈山;历史怎样成就了井冈山;新时代如何回望井冈山”三个深刻命题为切入点,授课教师肖小军结合大量历史文献与珍贵影像资料,层层递进地剖析:从地理环境、群众基础等客观条件,解读井冈山成为革命摇篮的必然;从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等实践探索,还原井冈山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更从精神传承的角度,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在新时代用井冈山精神赋能青年成长与社会发展。

“三湾改编”情景式学习。随着授课教师罗曦回溯改编始末,成员们了解到起义部队曾面临的困境,以及毛泽东同志“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等三项决策的重要性,直观感受队伍从涣散到凝聚的蜕变。大家深刻领悟到党的坚强领导是革命成功的根本保障,也为后续课题研究积累了鲜活历史素材。

“三湾改编”情景式课堂制作班旗留影。张紫晗 供图

“红歌嘹亮”沉浸式传唱学习。宽敞的礼堂内,革命歌曲的激昂旋律相继响起,悠扬的音符在空气中流转,每一段曲调都承载着对井冈山革命岁月的深切缅怀,更凝聚着对红色精神的崇高礼赞。西北师大“红烛师光”实践团的成员们身姿挺拔,目光坚定,随着旋律齐声高唱。从饱含军民深情的歌词,到振奋人心的节奏,大家将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对井冈山精神的理解,都融入到嘹亮的歌声中,用青春之声传递着对百年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坚守,也让现场的红色氛围愈发浓厚。

红歌合唱留影。张紫晗 供图

“巧手编草鞋,初心忆峥嵘”体验式实践学习。基地实践课堂中,草绳气息与木槌声交织,每缕草料都承载着革命艰苦记忆与先辈自力更生的奋斗密码。实践团成员围坐其间,在工作人员指导下专注学习整理草料、搓绳编织技艺。指尖触感与草鞋成形的过程中,大家将对先辈的崇敬与奋斗精神的体悟融入每一次缠绕打结,以亲手实践传承红色基因,让井冈山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更显真切。


实践团将带着所学所悟,继续深入挖掘井冈山红色资源,探索红色精神与教育实践的融合路径。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把井冈山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青年智慧与教育担当,让红色薪火在新时代持续燃烧,为红色教育创新发展贡献“红烛”力量。(作者:卢昌仙)

上一篇:天津外国语大学:倾听历史回响,凝聚奋进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