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26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今日,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红色沃土,先后探访龙陵抗战纪念广场与遵义会议纪念馆,在历史的长河中打捞英雄故事,于精神的熔炉里淬炼信念之光。 龙陵抗战纪念广场上,巍峨的纪念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碑身镌刻的“滇西抗战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苍劲有力,诉说着那段山河破碎时的浴血抗争。作为滇西抗战的核心战场之一,这里曾见证数万军民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决绝,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广场两侧的浮雕墙上,冲锋的战士、送粮的百姓、救治伤员的医护人员……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串联起军民同心、共御外侮的壮阔画卷。驻足沉思,耳畔仿佛回响着冲锋号的嘹亮与英雄们的呐喊,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和平的阳光背后,是无数生命的守护与奉献。 走进遵义会议纪念馆,厚重的历史感扑面而来。锈迹斑斑的步枪、泛黄的电报手稿、复原的会议场景……每一件文物都在无声地讲述着1935年那个决定中国革命命运的关键时刻。面对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的危急局面,中国共产党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纠正错误路线,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启了中国革命胜利的新征程。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风雨如晦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深刻感悟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革命品格,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 汉风楚韵传文脉,馆藏千年见初心。近日,我们相继走进汉中博物馆与亳州市博物馆,在一件件文物中触摸历史脉络,于岁月沉淀里感悟文化传承的力量。 汉中博物馆坐落于古汉台之上,这里曾是刘邦受封汉王时的行宫,底蕴深厚。馆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汉三颂”摩崖石刻拓片,其中《石门颂》的苍劲笔力,尽显汉代隶书的磅礴气势,字里行间仿佛能窥见古栈道上的商旅往来与兵家纷争。古汉台内的望江楼,飞檐翘角,登楼远眺,仿佛能望见当年刘邦屯兵蓄势、剑指关中的豪情。此外,馆中陈列的汉代陶俑、青铜器,生动再现了汉中作为“汉家发祥地”的繁荣景象,让人们在文物的静默诉说中,读懂汉文化的基因密码。 移步亳州市博物馆,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中原文化与三国风云气息。作为曹操的故乡,这里珍藏着众多与三国相关的文物:曹操家族墓出土的画像石,线条流畅,刻画着宴饮、车马等场景,展现了东汉时期的生活风貌;青铜弩机、铁剑等兵器,虽历经千年,仍透着寒光,让人联想到当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雄才大略与金戈铁马的征战岁月。除了三国文化,馆内的尉迟寺遗址文物同样令人惊叹,陶器上的精美纹饰,见证了新石器时代先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勾勒出淮河流域早期文明的轮廓。 从龙陵的烽火硝烟到毫州的伟大转折,红色地标虽相隔千里,却共同书写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砥砺前行的精神史诗。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激励后人的精神坐标,提醒着我们唯有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才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续写更多荣光。 |
上一篇:地大学子走进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旧址,感悟跨越时代的“团结”力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