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稻香绵延

时间:2025-05-0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作者:杨志贇、梁宇倩)6月29日至7月1日,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文雄和助理研究员陈婷带领“三下乡“社会实践队”红色筑梦之旅“再生稻调研科普实践队赴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石笏镇新徐村开展对再生稻的调研活动和科普宣传推广。该队伍走进乡村,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当地再生稻种植现状,检测土壤理化性质,并对当地农户进行再生稻的种植推广。实践队洞察农业生产,扩大再生稻影响力,为科技兴农贡献自己的力量。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稻香绵延

  图为林文雄教授与实践队在水稻田间的合影。通讯员 秦彬供图

  在林文雄教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前往秀屿区乡村振兴研究院下属五四农场,查看今年水稻长势,五四农场负责人谢志雄陪同前往。林文雄教授以田间为课堂,向团队成员讲授了有关再生稻生长的知识以及种植技术。教授形象地将孕穗期的水稻比作人,告诉学生在此生育期的水稻应加大肥料的施用,以供水稻获得充足的养分。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稻香绵延

  图为林文雄教授在田间向团队讲解再生稻生长过程。通讯员 范琦迪供图

  在稻田中,成员发现一些水稻田出现不同程度的卷叶和白穗现象。林文雄教授解释这种现象是由于今年福建地区持续高温高湿而导致水稻中出现卷叶螟而发生的。并向农村负责人和团队讲述出现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团队成员受益匪浅。

  为深化农林学子对生态农业的理解,并点燃学生的创业热情,三下乡团队接待了来自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农业创新创业实践队。林文雄教授在秀屿区研究院中详细讲述了福建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团队在当地如何因地制宜,发展间套种模式,开展沿海旱地适宜作物实践,并进一步阐述了如何通过绿色生态循环的方式,推动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的持续发展,从而助力当地农民实现增收致富,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和国家的粮袋子。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稻香绵延

  图为林文雄教授向生态农业创新创业实践队介绍研究院和农场现状。通讯员 梁宇倩供图

  三下乡团队带领实践队走进五四农场参观调研。此过程中,团队成员详细认真地讲解农场作物种植情况和基本农业技术,同时细心回答该实践队成员提出的问题。

  在参观过程中,成员殷正浩就百香果和地瓜间套作种植区域向实践队学生详细地介绍了这种模式的原因和经济效益。期间,殷正浩还积极与实践队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并回应其在再生稻知识方面的诉求,以实物讲解的形式使实践队更直观地体会到生态农业的核心理念。并与有兴趣的实践队成员探讨如何基于生态学原理,科学地构建多元化种植模式,进而推动生态农业的持续发展。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稻香绵延

  图为团队成员研究生殷正浩带领生态农业创新创业实践队参观五四农场并讲解该实验区的种植情况和生长情况。通讯员 杨志贇供图

  许海龙讲道莆田秀屿是沿海旱地,是面临着一些干旱盐碱的问题。因此传统水稻在这种植会造成水资源的不足,而选用旱稻则可以节约用水,同时也能达到高产收获的效果。让实践队学生认识到发展旱稻种植是促进乡村振兴的一大法宝。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稻香绵延

  图为博士生研究生许海龙解答实践队学生提出的关于旱稻的问题。通讯员 杨志贇供图

  在对郭春林先生的访谈中,他细致回答成员提出的问题,阐述了对再生稻种植的经验以及推广再生稻的建议,并对大学生促进乡村振兴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他还针对再生稻的前景、大学生创新创业、新质生产力等内容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使团队成员收获颇丰。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稻香绵延

  图为团队成员杨志贇、吴淑榕与莆田市汇科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春林先生进行访谈。通讯员 祁嘉媛供图

  团队成员对当时在地里耕作的农户进行再生稻的宣传,分发宣传册并向其解释再生稻的生长特点及该地种植优势,增强农户种植再生稻的热情,以促进再生稻的推广。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稻香绵延

  图为团队成员向当地农户进行再生稻的宣传科普并发放宣传册。通讯员 陈志涵供图

  期间,团队在基地人员的带领下开展再生稻的拆分工作,进一步了解再生稻的生理构造。同时,帮助农户进行大豆采摘,完成今年的收获工作,得到农户的热情夸赞,深刻体会到学农助农的乐趣。

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以青春之力,助稻香绵延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农户进行大豆采摘。通讯员 李云云供图

  三下乡实践队成员始终践行林文雄教授所说的“怎么服务农民?就是做给他们看。”下到农田,自己学会再教别人,真正地把乡村振兴落在实际行动。通过这几天的实践活动,团队切实感受到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科技兴农的紧迫,也更加坚定了团队成员促进乡村振兴的决心。


上一篇:重庆移通学院青年学子暑期三下乡,“一路‘乡’阳”乡村振兴促进团助力凉风村乡村振兴

下一篇:践行青春使命,助力乡村振兴

推荐阅读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