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7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明梦施、高力、郑文杰、梁美琪、瞿淋 - 小 + 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妇女在非遗传承创新、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她们正逐步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5月16日,“融蕴绒韵团队”在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合川区草街街道成功开展“绒花绽彩传非遗,留守聚力创未来”主题活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团队成员与多位留守妇女携手同心,共同为非遗绒花技艺传承注入新活力。 图为活动现场合影 郑文杰 供图 绒花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工艺极为繁复,从染色、软化黄铜丝,到勾条、打尖、传花等步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湛的手艺和十足的耐心。为了让留守妇女们更好地掌握制作技巧,团队成员提前准备了详细的操作手册和视频教程,并将制作现场划分为多个小组,进行“一对一”“手把手”的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团队成员反复示范每一个步骤的要领,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 图为团队成员向妇女进行讲解 郑文杰 供图 随着教学的推进,留守妇女们纷纷拿起工具,兴致勃勃地尝试亲手制作绒花。虽然起初动作略显生疏,但在团队成员的鼓励和帮助下,大家逐渐掌握了技巧,一根根普通的黄铜丝在她们手中慢慢变幻出各种形状。在活动过程中,一位中年妇女向团队成员感慨道:“这绒花好看又精巧,以前只是听说,没想到今天能自己动手做,真是一次不错的经历!做绒花不仅能打发时间,还能学到老祖宗的手艺。”她的话引起了现场其他妇女的共鸣,欢声笑语在活动现场此起彼伏。 图为留守妇女发言 郑文杰 供图 此次活动不仅为留守妇女的生活增添了绚丽色彩,更为非遗绒花走进大众视野搭建了桥梁,有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蕴绒韵团队”负责人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需要更多人的参与,留守妇女群体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是非遗传承的重要力量。我们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让更多人领略非遗魅力,为非遗传承凝聚更多力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融蕴绒韵团队还表示,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更多人领略非遗魅力,为非遗传承凝聚更多力量。(明梦施、高力、郑文杰、梁美琪、瞿淋) |
下一篇:【梆韵流芳】上饶弋阳腔的溯源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