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文章 当前位置: |非遗传承| > 文章

教科院全心全益赴无为市“鱼灯映初心,非遗润乡土”社会实践团队实地探访鱼灯基地

时间:2025-07-0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为进一步追溯鱼灯之源,全方位体验鱼灯魅力。7月2日下午,教科院全心全益赴无为市“鱼灯映初心,非遗润乡土”本科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位于无为市八里畈村的无为鱼灯基地任氏宗祠进行实地考察。

无为鱼灯是流传于无为市的汉族民俗舞蹈,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旧时,勤劳的无为人利用长江水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既种田又捕鱼来维持生计。人们为了庆贺渔粮丰收,祈求捕鱼平安,由户中男丁舞动鱼灯向鱼龙祈福祷告,后来,人们通过传统鱼灯民俗的娱乐形式庆祝丰收,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也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抵达八里畈村后,实践团队受到新民村村委会副主任蒋章的热情接待。在村文化活动中心,蒋副主任详细介绍了鱼灯的历史。据蒋副主任介绍,八里畈村的鱼灯制作与表演历史悠久,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在蒋副主任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参观了鱼灯制作工坊。工坊内摆放着各种制作鱼灯的工具和材料,传承人现场演示了鱼灯制作的流程,从竹条的编织到纸张的糊制,再到最后的上色与装饰,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心血。

在参观完鱼灯基地后,实践团队对蒋副主任进行了采访工作。就鱼灯的传承与推广、鱼灯进校园、鱼灯与现代化科技手段相结合、对鱼灯发展前景的展望等一系列问题对蒋副主任进行了采访。

采访结束后,团队成员们兴致勃勃地同蒋副主任学习了舞鱼灯。八名成员举八盏鱼灯按照从头灯到尾灯,分别是金鱼、鳇鱼、鲥鱼、鳜鱼、鲤鱼、鲢鱼、鲫鱼、乌鱼的顺序排列开来。从舞蹈阵法学起,先是基本动作双戏水,八只鱼灯两两成对,首尾相连,手腕翻转。再是鱼儿打籽,抖动鱼灯,两两相对而游。最后是组合技巧“金龙抱柱”,四只鱼灯分立四角,另四只鱼灯排列成队穿梭其中,上下翻转,左右摆尾。

通过此次实地探访活动,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对鱼灯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在八里畈村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学校,通过社区宣讲、校园文化宣传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鱼灯文化,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全心全益赴无为市“鱼灯映初心,非遗润乡土”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

上一篇:傩乡寻迹探非遗,青春力行启新篇|“傩艺传薪 非遗焕彩”三下乡活动纪实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