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田间地头遇“师兄” 高校学子在基层发现青春榜样

时间:2025-07-0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汪想 - 小 + 大

2025年7月1日,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水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宜昌市许家冲村,在库区转型与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春寻光之旅”。这群工科学子在田间地头、村委小院,与扎根基层的“实干师兄”深度对话,解锁乡村振兴的青春密码,让“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信念照进现实。

“基层不是‘镀金’,是‘炼金’!”在与村党委书记朱崇军的交流中,这位扎根乡村二十余年的“老书记”,被队员们亲切称为“基层师兄”。他以“党员是村民儿女”为信念,带领村民打造“水电文化示范村”:党员分片包干化解移民矛盾,借电商直播推广手工茶产业,用“生态党课”厚植绿色理念……谈及带领村民改造老旧水电管网的经历,朱崇军笑说“硬着头皮也要上”,缺技术就“拜师学艺”,少资金就“众筹+争取”,“只要心里装着老百姓,办法总比困难多” 。

图为许家冲村干事与实践团队交流

这番“实干经”让工科学生深受触动。采矿工程专业学生代兴奇表示:“朱书记的故事让我明白,基层是最好的‘实践课堂’。我们搞工科研究,不能只盯着实验室数据,要像‘基层师兄’这样,把技术和民生需求‘焊’在一起。”交流尾声,朱崇军寄语学子:“你们学工科,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技术用在百姓心坎里’!”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记录交流内容

武科学子在许家冲村的实践,让“乡村振兴”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可触摸、可参与、可成长的青春课题。正如团队成员在日志中写道:“遇见‘基层师兄’,才懂‘青春有为’不是喊口号,是把‘论文’写进泥土里,把‘初心’种在百姓笑脸上!”(武汉科技大学:汪想)


上一篇: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青理兴乡”暑期社会实践队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