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童心架桥破壁垒,入户调研暖人心

时间:2025-07-09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谢荟平、王朗、俞泽伟、杨欣燚 - 小 + 大

2025年7月1日,南昌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队走进遂川县黄坑乡,创新推出“童心科普员”计划,通过招募6名本地儿童担任健康宣传小使者,跟随四个调研小组开展入户调研活动,在入户调研活动中搭建起实践队员与村民之间的信任桥梁,让乡村儿童成为健康知识传递的生力军,巧妙破解了向中老年村民进行健康宣教的“语言关”与“信任关”,将童真的力量注入乡村科普,实现了健康科普、民生调研与童心力量的深度融合。

图为调研小组部分成员与“童心科普员”和村民的合照

童声叩门:破除“最后一米”沟通壁垒

经过早期调研,实践队员发现黄坑乡部分中老年村民普通话交流存在困难,对于现代健康知识的接受程度有限,在陌生人入户时存在戒备心理,而儿童天然的亲和力成为破局关键。于是实践队突破常规科普宣讲和调研模式,精心招募并培训了6名当地小学生担任“童心科普员”。队员们首先用生动易懂的图片、模型和简短演示,向孩子们讲解三高预防、分级诊疗和基础卫生习惯等实用健康知识。随后,由这些小朋友带着调研小组,用最熟悉的当地方言,走进熟悉的街坊邻居家中,协助调研小组的成员在乡村开展健康和医疗需求调研活动。在沟通存在障碍的情况下由小朋友向村民们进行介绍和科普,通过儿童熟悉的环境与人际关系,快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

图为“童心科普员”们协助调研小组成员开展调研和科普

调研赋能:个性化科普精准了解需求

实践队结合前期《黄坑乡中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医疗需求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针对村民关注的“怎么看病”“三高用药误区”等问题,开展了相关的科普小讲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科普形式解答村民们的问题。在入户过程中,儿童科普员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者和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情感的联结者,孩子们的热情与认真极大地感染了长辈们,科普过程充满了欢声笑语,健康知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有效传递。同时,这些“童心科普员”们还协助队员收集村民健康状况数据,形成了“调研-科普-反馈”闭环。

图为实践队员在入户调研时为村民们开展科普小讲堂

双向教育:童心照亮乡村振兴路

“让本地儿童成为科普的传递者和讲述者,是基于‘童心’与‘乡情’的双重信任。孩子们学得快,讲得亲,长辈们听得进。”实践队队员深有感触地说,“这不仅是一次科普下沉,更是一次对村民和儿童的双向科普教育——孩子们在传递知识中深化了理解,建立了自信;村民们则通过最亲近的声音,更容易去接受关乎自身健康的科学信息。”儿童科普员模式解决了入户调研和沟通困难的问题,让健康知识在互动中扎根,让童声成为连接专业医疗与基层需求的桥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通讯员:谢荟平、王朗、俞泽伟、杨欣燚)

上一篇:“管院先锋”聚力“百千万”丨千颗荔枝正果甜,先锋助农直播热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