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广交青年赋能乡村振兴,智汇乡田助力赤坑新篇

时间:2025-07-1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汇乡田”突击队 - 小 + 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大学生争当“百千万工程”建设生力军,高质量落实“双百行动”,近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汇乡田”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奔赴汕尾市海丰县赤坑镇开展 "三下乡" 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乡村振兴为核心,采用 "红色文旅 + 特色乡村企业" 双轮驱动模式,调研当地特色乡村企业发展,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 "农旅融合" 发展新路径,为赤坑镇的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一、深入基层,共谋乡村振兴良策

初到赤坑镇,突击队与镇团委开展座谈会,赤坑镇团委详细介绍了当地以荔枝、丝苗米与咸淡水养殖为主导的三大支柱产业,同时也道出本镇企业发展的困境与瓶颈,期望突击队青年学子能够凭借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团队成员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进一步规划实践工作方案,助力海丰县赤坑镇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升级发展。

二、红色赋能,链接文旅特色发展

突击队以海丰县红宫红场为实践对象,结合当地发展实际和团队技术特长,开展乡村振兴红色文旅实践活动。团队成员以汪玲芳、李翔和孙新建三位老师精心策划的研学微课,深入挖掘海丰红宫红场的历史背景以及彭湃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探寻红宫红场背后的革命精神;同时实践队成员肖琪和曾翔用大学生讲微课的形式,以青年独特的视角展现红宫红场所蕴含的红色文化基因。突击队通过校地合作精准对接,运用数字传媒技术传播深厚红色文化,以“数字+文旅”结合的方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三、访荔枝园,探究企业发展痛点

走访昊成种养合作社,突击队成员探寻赤坑镇荔枝产业的“前世今生”,深入了解本土荔枝产业链,从果实采摘到货运保鲜,各环节都凝聚着果农的智慧与汗水。突击队成员通过切身体验采摘、分拣、搬运荔枝等工作的艰辛与不易,在果园沉浸式调研,真切感知到乡村振兴对于科技、人才、资金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形成针对性调研报告,为后续提出具体帮扶措施积累一手资料。

四、探访米业,文创赋能产业振兴

丰隆米业有限公司作为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企业,凭借 "以质为主" 的企业文化,在市场上赢得了良好口碑。突击队成员实地走访企业现代化机械生产设备和大米检测中心,目睹了稻谷检测-成品米生产包装-货物运输的全过程,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让成员对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有了全新的认识。实践队结合企业需求与自身专业优势,以文创赋能为核心,针对企业新产品——炒米的外包装封面进行创新设计,打造新产品IP,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助力企业品牌形象升级。

调研养殖,寻找水产致富密码

突击队深入赤坑镇咸淡水养殖典型企业——泽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全面了解罗非鱼、罗氏虾、南美对虾等特色水产品的养殖规模和特色养殖结构,以及企业线下销售为主的经营模式。通过在养殖场实地参观泽康绿色生态养殖水体循环系统,突击队意识到生态养殖技术对产业升级的前瞻性,为后续探索水产养殖产业帮扶路径提供思路。成员们通过访谈调研感受到本土企业在坚守口碑、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新鲜产品方面的执着追求,但同时也发现企业存在融资困难、技术研发不足、市场拓展受阻和冷藏链不完善等方面的现实困境。

高校帮扶,智慧赋能乡村振兴

经过七天的实践调研,突击队取得了系列成果,成员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IP文创设计、产业调研分析、新媒体宣传报道等方式,为当地特色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当地荔枝、丝苗米、咸淡水养殖三大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突击队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以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突击队在赤坑镇的土地上留下了坚实的足迹,成员们用脚步丈量乡村大地,用真心聆听民众心声,用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本次实践接近尾声,但乡村振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未来,突击队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扎实的行动,为乡村发展持续贡献力量,相信在高校与乡村的紧密携手下,赤坑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定能在 "百千万工程" 的推动下,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作者: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汇乡田”突击队

上一篇:华南农业大学学子科技兴农——用AI技术赋能芒果巡检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