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足迹映初心,艺术教育亮童心》_|红色文化|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红色文化| > 文章 当前位置: |红色文化| > 文章

《红色足迹映初心,艺术教育亮童心》

时间:2025-08-0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闽都烽骨·艺术引航”抗战精神寻访团 - 小 + 大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闽都烽骨·艺术引航”抗战精神寻访团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使命,扎根福州这片承载厚重革命记忆的土地,于2025年7月11日-18日深入长乐区、晋安区、永泰县三地,通过实地调研、走访交流、志愿服务等形式,追寻闽都革命烽火,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

长乐行:谒碑寻旧址,感悟初心如磐

7月11日,“闽都烽骨·艺术引航”抗战精神寻访团抵达福州市长乐区。首站探访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参观了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史迹陈列馆、陈亨源故居、长乐革命史馆等红色教育基地。

图 1 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

在长乐地下党革命烈士纪念园前,大家驻足凝视,深切缅怀;在闽中游击队司令部旧址,队员们认真聆听讲解,重温革命历史。一件件珍贵文物、一张张图片资料,都在诉说着长乐南阳这片红色热土上的革命往事。从先辈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到为理想信念前赴后继的英勇壮举,每一处细节都生动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光辉历史。队员们还走访了当地村民,听他们讲述祖辈父辈口口相传的抗战故事,这些真实而鲜活的回忆,让队员们仿佛看见革命先辈们在此运筹帷幄、为革命事业艰苦奋斗的身影,更加深入了解抗战时期福建省委在南阳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从艰苦环境中感悟先辈们坚定的信仰与不屈的抗争,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持续涌动。

图 2 走访当地村民

随后,寻访团肃立于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这座1958年建成的方塔式革命烈士纪念碑由花岗石铸就,顶端五星浮雕辉映苍穹,六十七载风雨未蚀英雄气魄,砖石间凝结着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精神密码。队员们拾级而上,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目光凝注碑上铭刻的姓名与事迹。这些名字,是长乐大地为革命奉献热血的见证,他们在抗战及革命历程中舍生取义,用生命铸就信仰丰碑。队员们仔细整理花篮,肃立默哀,向烈士纪念碑三鞠躬,并缓步绕行纪念碑一周,依次敬献鲜花,表达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在碑前重温革命历史,从烈士们的无畏壮举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明白今日和平来之不易,青春当为守护与传承而奋斗。

图 3 前往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

晋安访:探馆叩古寺,厚植家国情怀

7月13日,“闽都烽骨·艺术引航”抗战精神寻访团前往晋安区,开展调研活动。队员们走进当地的社区、博物馆,查阅历史资料,与居民交流,收集关于晋安区在抗战时期的历史故事和英雄事迹。

踏入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寻访团开启一段闽地革命历史的深度解码之旅。馆内陈列跨越岁月,从八闽大地早期革命探索,到抗战烽火中福建儿女的英勇奋战,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奋斗征程,全方位、深层次展现福建革命的波澜壮阔。队员们跟随讲解,细致观摩珍贵文物、历史影像,深入了解福建在全国革命大局中独特的贡献与牺牲。在这里,抗战岁月里福建军民的顽强抵抗、团结御敌的故事鲜活呈现,让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闽地革命力量在抗战中的关键作用,更明晰传承革命精神对当下的深远意义。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与一位少年讲解员的交谈中,队员们了解到他的祖父在抗战时期积极参与地下工作,为保护党组织和传递情报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发生在身边的抗战故事,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红色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

图 4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

图 5 队员在馆内调研学习

次日,寻访团来到鼓山涌泉寺,这座承载千年人文与宗教底蕴的古刹,也成为寻访团晋安行的独特一站。队员们漫步古寺,欣赏精湛建筑艺术与千年传承的文化遗存。在历史脉络中,涌泉寺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曾在特殊时期为革命工作默默助力。这里,既是战时福州海军学校校区,也是海军抗日游击队成立地,更是福州青年抗日宣传活动地,这里见证了闽地人文与革命精神的交融共生。队员们在领略古寺宁静与厚重人文的同时,思考宗教文化与革命精神的内在联系,感悟先辈们在不同领域坚守家国大义的情怀,进一步厚植爱国爱乡、传承使命的青春担当。

永泰践:创新赋支教,播撒艺术火种

2025年7月15日-18日,“闽都烽骨·艺术引航”抗战精神寻访团跟随福建省义工支教团前往永泰县嵩口社区公益图书馆,在这里开展别开生面的抗战红色艺术教学活动。

图 6 永泰嵩口古镇

队员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以“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为当地的孩子们带来了舞蹈、音乐、话剧、手工等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引导社区孩子们描绘革命场景、塑造英雄形象。在舞蹈课上,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学习原创舞蹈《一朵红的花》,用灵动舞姿诠释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随肢体律动扎根心底;在音乐课上,以抗战经典旋律为素材,教孩子们哼唱,用童声传递对先辈的敬意与对家国的热爱;在话剧课上,开展《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引导孩子们揣摩角色,在沉浸式表演中感悟革命年代对知识的珍视;在手工课上,队员们帮助孩子们用彩纸、黏土等材料,创作抗战主题手工作品,把红色记忆融入指尖创意,让艺术与红色教育同频共振,点亮孩子们的暑期时光。

图 7 话剧《珍贵的教科书》课堂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队员们讲述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让红色精神以艺术为载体,悄然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孩子们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抒发对英雄的崇敬,用作品传递对和平的珍惜,这场公益实践,不仅为永泰嵩口社区带去艺术滋养,更让革命精神在代际传递中焕发新活力,让青春力量在服务社会中绽放光彩。通过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艺术和爱国的种子。

图 8 “闽都烽骨·艺术引航”暑期美育活动

此次为期8天的暑期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入实地,触摸历史,不仅对抗战历史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也深刻体会到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和力量。期间,团队还以4K高清记录教学点滴,同步收集抗战口述史,通过采访、问卷挖掘当地红色故事,让福州的抗战记忆借艺术与文字,传得更远、更动人。寻访团表示,将把此次实践的收获转化为学习和生活的动力,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此次实践也为弘扬抗战精神、传承红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让更多的人了解福州地区的抗战历史,铭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作者: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闽都烽骨·艺术引航”抗战精神寻访团)

上一篇:桂航学子黄日葵纪念馆寻初心:以青春之名续红色华章

下一篇:青春解码抗战精神实践赋能红色传承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