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易”志愿|文化传承与智慧启蒙的盛夏交响曲_|志愿服务|_多彩青年网-展现全国多彩多样的青年大学生社会实践动态!
 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志愿服务| > 文章 当前位置: |志愿服务| > 文章

社区“易”志愿|文化传承与智慧启蒙的盛夏交响曲

时间:2025-08-1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宋琪 陆思怡 李雨桐 孙歆越 黄安琪 - 小 + 大

海云社区·暑期小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由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携手云端路第二居民区党支部共同打造,是双方共建的社区爱心暑托班项目。活动延续了“社区+高校”的志愿服务模式,于7月1日至7月14日,分三周举行。课程共计十节,每节时长九十分钟,于工作日下午13:30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云端路海云苑准时开课,致力于为社区儿童提供充实而富有趣味性的暑期学习体验。

今年是暑期小课堂开展的第二个年头,在课程设计、互动体验、内涵主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通过短短的一节课,让孩子们学到了课本之外的知识,拓展了视野,丰富知识面,除此之外,爱心暑托班还加入日常生活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实用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真正做到了实用性与创新性的完美兼具,为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文化交响曲——民族与民族的对话

认识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不仅是对客观国情的准确把握,更是关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文明延续的核心命题。因此,“暑期小课堂”选择“文化交响曲”这一主题作为暑期第一课,学生志愿者以“56个民族一家亲”为脉络,通过民族服饰卡片配对、节日故事讲解等趣味形式,引导孩子们了解蒙古族、傣族、壮族等多元文化。

小朋友们手持民族节日或民族名称的卡片,在寻找配对伙伴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对瑶族盘王节、朝鲜族农乐舞等文化元素的认识,现场洋溢欢声笑语。活动通过趣味形式展现“56个民族一家亲”的理念,不仅让小朋友在游戏中了解各民族聚居地、传统饮食等知识,更以卡片配对等环节增进互动,为暑期文化教育增添亮色。

二、海洋寓言的启示

在海洋寓言的启示课堂上,学生志愿者通过“精卫填海”“哪吒闹海”“望洋兴叹”三个经典寓言故事,讲述海洋寓言的启示,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

在“精卫填海”环节,孩子们学习成语,理解内涵,感受精卫的坚持精神;“哪吒闹海”的朗读和观影环节,让小朋友感受到传统与改编的区别与各自的魅力;“望洋兴叹”的角色扮演,则引导孩子们亲身体验和思考谦虚与自省的重要性。整节课气氛活跃,孩子们积极参与,在欢乐中收获成长启示。

三、隐匿的危险:厨房的暗面

厨房作为每天必须使用的场所,了解厨房中的潜在危险,本质上是为生命负责、为家庭护航。志愿者们从厨房中的安全隐患出发,设计了“隐匿的危险:厨房的暗面”课程,让孩子们重视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危险。该课程以厨房安全隐患排查为核心,重点围绕火源安全、刀具使用、高温烫伤三个方面展开。通过这些具体的讲解和指导,切实提升了孩子们的安全防护意识与应急处理能力。这类贴近生活的安全知识科普课程,因其实用性和针对性,收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四、中国武术与传统体育

传统体育与武术课堂以骨血为纸、汗青为墨,让“中华精气神”在当代少年的脊柱上重新点火。学生志愿者通过八极拳纪录片阐释武术“尊师重道、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核,并带领孩子们练习基础招式,让“传统武术的乐趣与精神内涵”浸润童心。

为了让体验更深刻,学生志愿者精心设计了互动环节,带领小朋友们学习并练习了几个基础武术招式。志愿者们引导孩子们理解中国武术更深层的精髓——中国武术不仅是招式技巧,更是对“精气神”的培养,以及对尊师重道、自强不息等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实践。通过这次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五、语境迷宫:电影与课本的边界

以 “课本词汇与电影词汇” 为核心,开展了两场妙趣横生的 “语境迷宫” 英语公益课堂,带领大家在课本与电影的语言差异中穿梭,解锁不同语境下的英语表达奥秘。语境迷宫英语课创新设计了“口语词汇折叠书”,通过对比课本与电影台词差异,让孩子们懂得“语言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激发孩子们对英语语言学习的激情和热情。

六、民间游戏的考古

从民族故事讲到传统游戏,孩子们借着泛黄的老照片、触手可及的老物件,听着志愿者们绘声绘色的讲解,慢慢熟悉了击鼓传花、跳房子、翻花绳、过家家这些代代相传的民间游戏,还特意了解了助兴游戏有哪些花样,以及它们从过去到现在的故事。

在互动实践环节,小朋友们围成一圈,兴致勃勃地玩起击鼓传花,满屋子都是笑声和掌声,热闹极了。课程里特意设了 “民族游戏文化讨论”,学生志愿者问起现在流行的游戏,孩子们积极踊跃举手发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比着老游戏和新游戏的不同,探讨民间游戏背后的社会文化与生活智慧,也更深刻体会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七、从甲骨到墨韵

“从甲骨到墨韵”这堂课从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开始讲起,带领小朋友们探索汉字的起源。课堂上学生志愿者通过有趣的 “猜象形字”游戏,让孩子们亲眼看到汉字是如何从图画一步步变成今天的样子,小朋友们还能亲手体验笔墨纸砚,在书写与墨香中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通过这门课,小朋友们能认识到汉字作为中华文化核心的重要性,对汉字产生更深的感情,深化对“中华文明根基”的认同。整个活动就像一次生动有趣的汉字启蒙之旅,让小朋友们在动手动脑中亲近汉字,也自然而然地增强了文化自信心,开始萌生了解和传承文化的种子。

八、舌尖上的哲学:大食物观的启示

“舌尖上的哲学”课程为海云苑的小朋友们组织了一场以“蓝色粮仓”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课程通过知识讲授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探索海洋的奥秘。

志愿者们向孩子们讲解了海洋资源保障食物供给的重要性,并借助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实例展示了金枪鱼、海带等典型海洋生物。讲解中穿插互动问答,有效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更为重要的是,课程引导孩子们认识到海洋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过度捕捞威胁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而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更是直接危害着海洋生态系统。这些内容帮助孩子们深刻认识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促使孩子们形成对海洋资源价值的认知,并初步建立保护海洋环境的意识,理解维护这个“蓝色粮仓”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九、密码与推理的交织

艺术与科学领域同样精彩纷呈。本次课程以侦探故事为引,让小朋友们在破译恺撒密码、摩尔斯电码时领悟到了“信息时代的责任感”,志愿者们也在课程的准备中反思“如何将外语解码思维迁移至教育实践”。活动以经典推理故事为桥梁,通过趣味互动引导小朋友们探索密码的奥秘。课堂气氛活跃,小朋友们在动手动脑中感受逻辑推理的魅力。

十、节奏的魔法:身体与乐器的交响

最后的“节奏的魔法”课堂活动也顺利开展。社区的小朋友们在志愿者同学的带领下,通过PPT教学认知音符、体验三角铁等打击乐,并学习了《稻香》杯子舞等趣味互动,开启了一段奇妙的音乐启蒙之旅。本节课通过直观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

系列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双向成长的桥梁。学生志愿者在课程设计中“深化专业知识转化能力”,孩子们则在欢声笑语中“让文化自信的种子生根发芽”。正如家长所言:“这样的课堂既有趣又有意义。”

截至7月14日,为期两周的海云苑暑期课堂活动圆满落幕,然而学生志愿者与孩子们结下的友谊长存,小朋友们探索世界、感知文化的旅程亦将永续。在充满乐趣与教育意义的系列志愿课堂上,我们共同见证了文化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萌芽、茁壮成长。通过丰富多彩的互动游戏、手工实践与故事分享,在欢愉的氛围中真切体悟到文化传承的深厚力量。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会尊重传统、珍视文化。他们的纯真笑声与求知热情,必将在这片社区持续传递,点亮更多孩子们心中对文化的憧憬与热爱。期待下次的重逢!

供稿:宋琪 陆思怡 李雨桐 孙歆越 黄安琪

上一篇:2025年唐山市“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圆满落幕!

下一篇:德州学院“鲁喀专项”——疆来已来意未休 未来会来再续情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