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志愿服务| > 文章 当前位置: |志愿服务| > 文章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力彰显与挑战并存

时间:2025-05-2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樊淑婷、冷霞、罗欣、李可怡 - 小 + 大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力彰显与挑战并存

近日,大学生志愿服务领域的一系列动态引发广泛关注,展现出当代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的蓬勃活力,也揭示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的广袤田野,大学生志愿者带来新观念、新技术,为农业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社区里,他们为孤寡老人送去关怀,协助开展文化活动;大型赛会中,他们以专业服务与青春热情展现城市形象。在支教过程中,大学生志愿者利用线上资源和创新教学法,为偏远地区孩子打开知识新窗;疫情期间,他们冲锋在前,参与卡点值守、物资配送,成为抗疫的青春力量。这些行动优化社会资源分配,推动文明风尚传播,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熠熠生辉。

   投身志愿服务,大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在沟通协调、团队合作中锻炼综合能力。志愿服务中的利他行为,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强化社会责任感,实现从关注个人发展到心系社会福祉的跨越,精神境界得以升华。

   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存在隐忧。部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获取学分、增加求职筹码,动机功利,削弱了志愿服务纯粹性。培训体系不完善,内容陈旧、缺乏针对性,导致志愿者专业能力不足,难以应对复杂服务需求;激励机制单一,多以荣誉表彰为主,物质和政策支持少,难以长期维持志愿者积极性;社会对志愿服务认知有限、支持不足,尚未形成成熟保障体系 。

   要破解这些难题,高校应完善志愿服务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加强过程指导;社会需营造尊重、支持志愿服务的氛围,提供资金、场地等资源保障;大学生自身要从内心认同志愿服务精神,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主动参与,不求回报。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只有多方携手,才能让志愿服务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扎根生长,实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双赢。(樊淑婷、冷霞、罗欣、李可怡)


上一篇:“乡” 约盛夏,寻 “红色” 之迹 —— 弘扬和传承大理州红色文化志愿服务项目纪实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