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三下乡情牵老幼,青春绘就生命色——“志”在春“生”营教育关爱服务团

时间:2025-07-04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吴 瑶 张雪燕 朱娅玫 李蕾琳 - 小 + 大

当生命的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逐渐模糊,我们该如何引导老人儿童敬畏生命、热爱生活。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志”在春“生”营教育关爱服务团给出了答案。2025年7月3日,由17名学生志愿者与2名指导教师组成的实践团队奔赴重庆市永川区菜茵岩村开展为期七天的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实践调研、专题讲座、乡村助农、完满教及与生命教育课堂,为当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成长体验,提升生命认知和尊重,增强健康素养与安全意识,助力乡村发展与振兴。

(图一 团队风采照)

乡约盛夏:青春足迹印田间

晨光微熹,校门口已集结起一支青春的队伍——“志”在春“生”营生命教育关爱服务团。7时30分,17名身着统一志愿服的学生志愿者整装待发,行李箱里满载的不仅是活动物资,更是对乡村生命教育的赤诚之心。大巴沿着蜿蜒的山路行进,窗外的风景由城市渐变为田园。当“敖哥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木牌映入眼帘时,时针恰好指向11时30分——这座掩映在青山间的农家乐,将成为师生们养精蓄锐的驿站。

(图二 团队出征合照)

午后两点的阳光为群山镀上金边,鲜红的队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师生们踏着轻快的步伐向村委会渐进,欢声笑语惊起林间飞鸟。沿途白墙黛瓦的新民居鳞次栉比,文化墙上的彩绘讲述着乡愁故事——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正随着他们的脚步徐徐展开。

青春聚力:方共筑乡村梦

2025年7月3日下午14时30分,抵达菜茵岩村后,“志”在春“生”营教育关爱服务团的指导老师王兰馨和冯寅首先与村委会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村支书热情介绍了菜茵岩村的发展观念与实际需求,为后续精准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三 带队老师与村委书记深入交流)

随后,陈食街道菜茵岩村与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志”在春“生”营教育关爱服务团见面会暨企业与爱心人士资金捐赠仪式在菜茵岩村顺利开展,本次见面会与捐赠仪式正式拉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序幕。带队老师代表团队郑重接收了来自成功人士许后林、李彬,爱心企业仁义食品厂、鑫倬科技、敖哥农家乐等人共6800元的资助善款。

图四 资金赞助交接仪式)

(图五 菜茵岩村村委代表与团队合照)

捐赠仪式上,菜茵岩村党支部书记代表全村对“志”在春“生”营生命教育关爱服务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总结道:“重庆移通学院师生多年来持续关注乡村发展,这份情谊让我们倍感温暖。”除此之外,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指导老师王兰馨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地方政府、爱心企业及村民的大力支持,我们将以专业所长服务乡村,用实际行动践行青春使命。”

图六 村委书记、团队指导老师作工作部署)

双向赋能,生命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7月3日傍晚,“志”在春“生”生命教育关爱服务团与菜茵岩村非遗美食“谢氏黑秘鸭”达成公益合作。传承人谢老板不仅为实践团提供资金支持,更以非遗美食文化助力乡村教育。服务团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开展全方位宣传。

此次合作开创了“非遗+教育”的创新模式:一方面,企业以非遗文化反哺教育,为服务团提供实践保障;另一方面,大学生用青春创意赋能非遗,助力传统技艺焕发新生。这种双向奔赴的协作,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文化活力,也让青年学子在传播非遗的过程中深化了文化自信,实现了社会实践的多维价值。

图七 团队帮助谢氏黑秘鸭带货

此次捐赠仪式标志着“三下乡”实践活动进入实质性阶段。服务团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重点开展“生命教育课堂”“安全教育”“数字助农”等特色项目,为乡村教育注入新动能。对参与各方而言,这既是一次互利共赢的合作——大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乡村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更是多方协同推进乡村教育振兴的创新实践,为构建“高校-乡村-企业”可持续发展生态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我们将带着智慧与担当持续扎根乡村,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愈发铿锵有力,让生命教育浸润每一个角落。

图八 团队返程

(撰稿吴 瑶  张雪燕  朱娅玫  李蕾琳)

(图片吕星辉  魏冬林  陈俊楠)

(排版杨一帆 周天豪

(来源:重庆市永川区陈食街道菜茵岩村

重庆移通学院信息安全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

上一篇:青春镜头对焦岁月,创意影像温暖桑榆——“三下乡”实践活动纪实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