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非遗传承| > 文章 当前位置: |非遗传承| > 文章

艺术赋能健康科普,非遗传承共筑防线

时间:2025-07-0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唐国涵 - 小 + 大

为创新健康知识传播模式,助力非遗文化传承,7月6日下午,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护理学院“仁心齐护梦,健康伴我行”三下乡实践团走进荣昌区昌州街道海螺社区,在社区活动室,以“艺术+健康”双融合的特色形式,开展肺结核防治科普与非遗文化传承主题三下乡活动,为社区老人与儿童送去兼具专业性与文化性的公益服务。

活动现场,大幅画布平铺桌面,精致扇面整齐陈列,浓厚的艺术氛围与科普气息相互交融。实践团成员化身“健康导师+艺术指导”,在引导参与者绘画创作的过程中,将肺结核防治知识自然融入互动交流。针对老年群体,成员们重点讲解免疫力较弱人群的科学防护要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强化预防意识;面对儿童,

则通过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将核心知识转化为易记易懂的表达,让健康理念随画笔浸润人心,使严肃的科普教育焕发出生动活力。

此次活动的亮点在于深度融合当地非遗文化脉络。实践团成员精心设计创作主题,鼓励参与者在画布与扇面中融入荣昌夏布的纹理意境、安陶的古朴韵味等非遗元素,让每一笔色彩都承载文化记忆,每一幅作品都传递健康理念。老人在创作中重温非遗故事,孩童在涂鸦中诠释健康认知,艺术成为连接代际情感、传播知识文化的桥梁,实现了健康科普与文化传承的双向赋能。

活动期间,实践团成员分工协作、高效联动:有的俯身指导绘画技巧,为儿童修正线条、为老人调配色彩;有的专注解答健康疑问,针对“肺结核典型症状”“日常防护要点”等问题提供专业解答,以耐心细致的服务筑牢社区健康防线,充分展现了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专业素养。

此次活动创新突破传统科普模式,以艺术为载体让健康知识“活”起来,以青年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活力,是“仁心齐互梦,健康伴我行"实践团践行职业精神、服务基层群众的生动实践。未来,团队将持续探索“健康+文化”服务新模式,让青春力量在基层沃土中绽放更多价值,为健康中国建设与文化传承发展贡献青年智慧。

撰稿人:唐国涵

上一篇:安徽理工大学非遗数字青链突击队——探寻影视IP赋能淮南文旅新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

推荐阅读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