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当前位置: |三下乡活动| > 文章

“经”彩承韵三下乡 | 刻刀凿岁月 青春护傩魂

时间:2025-07-0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赣东学院“经”彩承韵实践队 - 小 + 大

当古老傩舞遇见青春脉搏,非遗传承便有了新的叙事篇章。7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经”彩承韵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深入南丰,以脚步丈量千年傩文化肌理,用对话叩响非遗传承之门,在木与刀的交响、形与神的交融中,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守护之旅。

匠人手作:一刀一凿刻春秋

实践队首站踏入傩面雕刻艺术家罗春明的工作室。作为抚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春明手持刻刀,以四十载光阴雕琢匠心。“傩面具文化始于汉代,每道纹路都藏着古人的智慧。”他轻抚案头半成品,目光中满是期许,“年轻人要带着新想法,让傩文化既守住根,又长出新芽。”

在南丰傩面具制作传承人罗贤聪的讲解下,傩面具的神秘面纱徐徐揭开。从依角色特质挑选樟木,到雕刻塑形、细腻上色,再到庄严开光,每道工序都是人与木头的对话。工作室里,队员们屏息凝望:粗糙木料在刻刀下渐次苏醒,化作怒目圆睁的“开山”、慈眉善目的“傩公”,一刀一凿间,凝结着世代相传的技艺密码,也诉说着传统手工艺濒临失传的隐忧。

展馆寻踪:一器一物诉千年

循着傩文化的脉络,队员们走进南丰傩文化展览馆。泛黄的图文史料、珍贵的仪式影像、形态各异的傩舞面具,串联起一条跨越千年的文化长廊。“驱邪逐疫、祈福纳吉”的古老信仰,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述中鲜活起来——傩舞不仅是舞蹈,更是农耕文明与民间信仰交织的生命仪式。

驻足于不同流派、不同时代的展品前,队员们触摸着傩面具古朴的纹理。那些静默陈列的艺术珍品,或威严庄重,或灵动诙谐,仿佛正演绎着远古祭祀的盛大场景,无声传递着先民与自然对话的智慧。

青春接力:一心一念续华章

从匠人工作室到文化展馆,这场沉浸式文化探寻,在青年学子心中种下守护的火种。当课堂里的非遗概念化作掌心可触的温度,队员们深刻意识到:传承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基因的唤醒。他们带着对傩文化的敬畏与热爱,立志成为非遗“播火者”,以青春之力为千年傩舞注入时代活力,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赣东学院“经”彩承韵实践队)

上一篇: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