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0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杨德煌 自健丽 - 小 + 大
7 月 2 日 汕尾长沙小学 正幽幽泛着板蓝根的清苦香 孩子们的笑声 在课桌间轻轻漾开 志愿者身着红马甲穿梭其间 35 双好奇的眼睛追随着他们的身影 —— 一场国家级非遗扎染的沉浸式体验 正悄然拉开序幕 打开投影 屏幕上跃动的纹样瞬间抓住了孩子们的目光 从滇南扎染流派的坊间传说 到《蓝靛谣》里 “草木有灵,染布生情” 的古老哲学 再到最基础的 “折、扎、染、解” 四步技法 志愿者用动态影像搭配实物演示 把晦涩的工艺史 变成了孩子们可理解、可操作的美育课程 讲台前 特制的安全蓝靛泥泛着温润的光泽 课桌上 剪刀、皮筋、素色方巾摆放得整整齐齐 积极参与到手绢的捆扎、浸染环节中 染缸晃着深蓝 映出挤挨的小脑袋 有的孩子刚完成第一块手帕的浸染 不等布料干透 就抓起第二块方巾 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第二次捆扎 云纹带着歪歪扭扭的童趣 冰裂藏着急不可耐的创意 下课铃响时 30 多件作品被小心翼翼地摊在讲台 像一片绽放的 “花田” 藏着只有自己才懂的小秘密 孩子们举着布绢 比染缸里的蓝还要亮 当蓝靛的清香悄悄钻进衣角 连志愿者的红马甲上 都沾了几分草木的灵气 这场短暂的体验 终究在蓝靛的清香里画上句点 孩子们不知道 当他们的指尖触碰到蓝靛的那一刻 当他们解开皮筋看到花纹绽放的那一瞬 千年扎染的种子 已悄悄落进童心 本次活动 在华南师范大学的指导下 顺利开展 汕尾市城区马宫街道团委 也将以这次扎染体验为起点 持续深化“非遗进校园”品牌 未来 会有更多像扎染这样的非遗技艺 通过更鲜活的方式走进课堂 让 “百千万工程”的美育之花 在孩子们的指尖、心间 绽放出更持久的时代光华 作者:华南师范大学行知书院遗韵匠心实践团 文案|杨德煌 自健丽 视频|刘佳凝 图片|何欣晓 自健丽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