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赴宿州市砀山县曹庄镇许庄回族村志愿服务实践团 - 小 + 大
2025年6月21日,池州学院赴宿州市砀山县曹庄镇许庄回族村志愿服务实践团踏上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的土地,一场融合非遗文化挖掘与民族村落发展调研的实践活动就此展开。在前期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团队通过与当地居民的深度沟通,捕捉到许多未被记录的鲜活信。6月22日清晨,团队兵分两路,分别奔赴回民武校与许庄回族村,一边探寻非遗武术“武章心意捶”的传承脉络,一边调研波尔山羊、西门塔尔牛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 产业根基:从闭环运营到生态循环的发展智慧 许庄回民村是一个回族聚居村落,回族居民占比超91%,养殖产业是这里的支柱。据村委会居民许先生介绍,全村有100-200户人家以养殖为核心营生,其中波尔山羊的出栏周期约为182天,成年羊产肉量可达50-60斤,而西门塔尔牛则凭借鲜美的肉质在市场上颇具口碑。经过多年发展,产业形成“养殖-屠宰-冷链配送”的完整闭环:通过专业的冷链物流系统,新鲜的牛羊肉直供南京、上海等地的盒马生鲜超市,确保消费者能第一时间品尝到优质产品。不仅如此,养殖基地每年还会邀请网红进行直播售卖,借助线上流量扩大影响力,构建起“线上引流+线下供货”的立体销售网络。 调研中,团队发现该村的养殖产业蕴含着巧妙的生态智慧。村民们将牛羊粪便集中收集,通过专业处理转化为有机肥料,反哺村内的黄豆、玉米等农作物种植,形成“养殖-农业”的循环经济模式。这种模式既解决了养殖废弃物的处理问题,又降低了农作物种植的化肥使用成本,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在村落规划层面,联排别墅式的民居虽因资金问题部分尚未完工,但“养殖基地+直播场地+民族企业”的产业矩阵已初具规模。村里还与砀山县富兴纺织等民族企业达成合作,形成产业协同效应,进一步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 文化传承:非遗武术的魅力与文化传承 在回民武校,团队专访非遗项目“武章心意捶”创始人刘武章。这门发源于砀山的武术,融合了心、意、气、力,招式刚猛有力,又蕴含着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其“武德至上”的传承准则,更是与回族文化深度绑定。 在许庄回民村,民族文化的传承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每逢开斋节、古尔邦节等重要节日,村民们会身着民族服饰,表演民族舞蹈、武术、摔跤等活动,热闹非凡。“十大碗”“油香”“烤全羊”等特色饮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族群认同的重要载体。村里的老年助餐点,更是成为传统饮食文化的活态展示窗口,老人们在这里分享美食,讲述过往故事,让传统温情在现代生活中得以延续。 然而,文化传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据村民反映,部分传统手工艺因缺乏学习而逐渐失传,一些口述历史在代际传递中出现断档。现有文化资源缺乏系统的分类整理和保护,许多珍贵的文化记忆正面临流失的风险,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校地协同:以创新模式激活乡村发展动能 针对许庄回民村的发展现状,池州学院加依娜西老师与村委会居民许先生达成合作共识,提出“三步走”产业升级计划: 直播破局:推荐电子商务、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学生组建团队,策划“养殖基地探秘”“清真美食制作”等系列直播内容。直播中将重点突出波尔山羊“182天出栏”“冷链直供”等核心卖点,借鉴之前“网红直播卖肉”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当地牛羊肉的市场影响力; 品控先行:为确保产品品质,老师将率先品尝牛羊肉,若达标则推动学校食堂、教职工福利采购与当地对接,形成稳定的消费渠道。同时,以2025年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为依托,开展“农产品品牌设计”“电商实训课”等项目,让学生实地参与包装设计、物流话术优化等工作,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就业闭环:计划在村里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直播运营、供应链管理等实习岗位。学生们可深入调研回族饮食文化,开发“民族特色羊肉礼盒”等文创IP,既解决了当地产业缺乏专业人才的难题,又为高校毕业生开辟了“助农就业”的新赛道,实现校地双赢。 未来展望:在传承与发展中书写振兴篇章 许庄村位于砀山县城西北12.5公里,辖5个自然村,5000亩土地中耕地与林地分别占3500亩和1600亩。调研期间正值农忙,村内人影稀疏,但联排别墅的规划、特色建筑的轮廓以及散落田间的养殖棚,仍勾勒出“农牧结合,民族共生”的独特图景。村民许先生介绍,村庄历史悠久,虽历经时代变迁,仍坚守回族生产生活习俗,让古老乡村情调在皖北大地绽放独特光彩。 池州学院团队认为,许庄的发展困境与机遇并存:一方面,传统文化整理缺失、非遗传承传播亟待解决;另一方面,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基础、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天然土壤。 此次“三下乡”调研不仅是一次学术实践,更是青年学子与传统村落的深度对话。当非遗武术的刚劲与民族村落的温婉相遇,当现代调研方法碰撞古老文化记忆,一条关于传承与发展的探索之路正徐徐展开。若是本次调研有利于推进校地合作,那将不仅是一次产业帮扶,更是高校智力资源与民族村落发展需求的深度碰撞——当00后大学生用直播镜头记录波尔山羊的养殖日常,当非遗武术传承人在直播间演示心意捶招式,一条兼具民族特色与时代活力的乡村振兴路径,必将在皖北大地绽放出璀璨光芒。(作者:赴宿州市砀山县曹庄镇许庄回族村志愿服务实践团)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