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乡村振兴| > 文章 当前位置: |乡村振兴| > 文章

红耕助农采秋实·云链铺路拓富源

时间:2025-07-1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欧阳佳怡 刘笑笑 许龙云 - 小 + 大

为响应国家“五育并举”战略与助农政策,深入了解农村现状,提高劳动意识,7月10日下午,川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脉赓续·国韵传扬”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前往巴中光雾山铁炉坝村开展活动。队伍通过帮助村民除草等行动弘扬劳动精神,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1在工作农田前与指导农民的合照供图:莫芮

荒畦犹绿秀,千花一晌开。团队追随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分组进入玉米地、蔬菜田帮忙除草。田间里,大家或蹲身拔除作物根部杂草,或用小锄头清理田埂杂苗,村民在旁指导技巧。从生疏到熟练,志愿者们汗湿衣衫却干劲不减,用青春挥洒汗水,真正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2在农民指导下除草供图:钟一涵

此次劳动教育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农民耕种的不易,也让劳动精神存留于每个人的心中。队伍通过帮助当地居民于田间除草等切实行动不仅弘扬劳动精神,更让青年学子在劳动中读懂了乡村,贴近了土地。未来,团队将继续聚焦乡村需求,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田间地头。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从初建国到当今,我国科技、经济水平一直在飞速增长,基层农民也从力耕不辍到丰衣足食。但是,即使盛世当下也不可一昧享乐,我们仍应居安思危,牢牢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

(来稿单位:川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暨青年马克思主义学会·科技协会·知海泛舟工作室赴巴中“红脉赓续·国韵传扬”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团;撰稿:欧阳佳怡 刘笑笑 许龙云;供图:钟一涵 莫芮)

上一篇:拾穗志愿服务队走进长梁村:笔墨传情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下一篇:没有了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