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广州华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星火传音实践团 - 小 + 大
青春乞巧 传承匠心 乞巧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段流传千古的动人传说。下境村是增城区唯一一个至今仍保留着古老乞巧节习俗的村庄,“摆七姐”传统已有百余年历史,并在2022年7月入选增城区非遗名录。 今天,“星火传音”实践团在文化传承与安全守护的双重温暖中迎来了第四天的实践。当传统民俗文化遇上英语课堂,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新一天的课堂即将拉开序幕——那些绣了百年的巧思,即将在英语的语境里,长出更鲜活的翅膀。 签到环节与物资准备 课前,志愿者老师们引导同学们有序签到、准备并检查上课所需要的设备和物资。 乞巧英语学习 志愿者老师以下境村每年的乞巧纪录片为导入,用简单的英语向同学们介绍乞巧节的历史故事及其中蕴含的智慧和价值观。这让同学们不仅在实践中提升了英语表达能力,还在了解乞巧文化的过程中,主动思考起这一传统习俗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乞巧手工课 紧接着,活动进入备受期待的乞巧手工课程环节。今天,我们荣幸邀请到下境村的一位巧姐——娥姐来教授并演示如何运用扭扭棒等工具制作手工艺品。同学们在娥姐的耐心指导下积极动手制作自己的作品,大家都沉浸在创作的氛围中,并在课程最后向同伴们和志愿者老师们分享自己的创意灵感和心得。 防溺水安全教育 下午,志愿者老师们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结合情境和实际案例教导同学们如何预防危险以及遇到突发情况下的正确急救方法,并设置防溺水知识问答、设计手抄报等环节,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知识,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平安快乐的假期。 合影留念 今天的课程在文化浸润与安全守护的双重赋能中圆满落幕。乞巧英语学习与手工创作,不仅让同学们在跨语言的文化对话中触摸传统智慧,还在巧手实践里深化对民俗内涵的理解;防溺水安全教育则为同学们的夏日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安全守护的力量,正顺着语言的脉络,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共同见证同学们的成长! END 作者:广州华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星火传音实践团 |
上一篇:童心妙笔绘青铜,古韵新姿纸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