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山西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医暖乡间”社会实践队 - 小 + 大
七月骄阳红似火,乡间服务送清凉。2025年7月13日,山西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医暖乡间”社会实践队奔赴临汾市翼城县王庄乡鄢里村,怀揣服务基层、践行医者初心的热忱,开展了一场独具特色的健康服务活动。6名队员在辅导员乔杨指导下,用专业所学守护村民健康,让中医药文化扎根乡土。 活动前期,队员们进行了精心准备,特别强化了针对肩颈部位的专业推拿按摩技能训练,并准备了便于村民自我保健的经络锤。13日上午,团队成员集合完毕,携带血压计、艾灸盒、拔罐器等医疗设备,乘车前往鄢里村。抵达后,队员们迅速在村委会附近布置场地,设立服务点,并特别设置了配备简易按摩床的区域。在村委会和当地卫生院负责人的协助下,村民们陆续得知消息,前来咨询就诊。 义诊现场,实践队的核心服务聚焦于为村民缓解常见的肩颈疲劳与不适。队员们引导有需求的村民坐在准备好的凳子上,为他们提供专业的肩部推拿按摩服务。运用在课堂和实训中掌握的中医按摩手法,队员们耐心地为村民放松紧张的肩颈肌肉,疏通经络,缓解因长期劳作积累的酸痛和僵硬。 在提供专业按摩服务的同时,队员们也向村民介绍了经络锤这一简便实用的自我保健工具,重点讲解了辅助调理的特定穴位及按摩方法。他们不仅亲身示范,更手把手指导村民,特别是那些对按摩手法感兴趣或希望日常保健的村民,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经络锤敲打肩颈及手臂相关经络和穴位,帮助村民掌握一种在家中即可操作的日常保健方法,以助舒缓身心、促进血液循环。 同时,学生们利用所学,为乡亲们提供艾灸服务。学生们请村民以舒适的姿势,根据村民的身体状况,精准找到穴位,进行艾灸。施灸过程中,学生们神情专注,稳稳地手持艾条,保持恰当的距离,让温热感缓缓渗透。他们时刻留意着村民的感受,随时调整高度或手法,确保温热舒适无灼痛。结束后,学生们仔细熄灭艾条,检查村民的皮肤状况,确保安全。他们用专业的技术和真诚的关怀,将传统中医的温暖实实在在地送到了村民身边,赢得了乡亲们的信赖和笑容。这不仅是知识的实践,更是爱心的传递。 此次活动受到了鄢里村村民的热烈欢迎和好评。村民们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特别是学到了实用的经络锤按摩方法,对日常保健很有帮助。 为提升实践能力和服务实效,团队成员深入基层,跟随当地医生进行见习学习。同学们在村医的指导和示范下,学习规范的血压测量操作、掌握与村民(尤其是老年群体)有效沟通的问诊技巧,了解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腰腿痛、季节性不适等)的初步识别与处理原则。同时重点观摩并学习基层医生如何将中医技术(如推拿、按摩、拔罐)灵活、安全地应用于日常健康服务中,以及如何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进行健康宣教。团队队员不仅巩固了专业知识,更直观感受到了基层医生的奉献精神。 实践队员们也深刻体会到基层群众对健康知识的渴求,以及中医药“简、便、验、廉”特色技术在乡村健康服务中的独特价值。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不仅锻炼了队员们的专业技能和沟通能力,更将中医药健康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沃土,为提升村民健康素养、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 实践队员们通过亲手服务,不仅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简便验廉”的优势在基层的受欢迎程度。此次“三下乡”活动,将中医药的关怀送到了村民身边,温暖了乡间。 (山西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医暖乡间”社会实践队)
|
下一篇:天大学子基层行,健康科普惠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