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井冈烽火映青春,淬火成钢铸新章

时间:2025-07-15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王淼 朱东方 - 小 + 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赓续井冈星火”实践团于2025年7月5日至11日奔赴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了一场“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队员们通过“历史探源、场景重现、精神传承”三位一体的实践模式,在行走中感悟井冈山精神的深刻内涵,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

楚山巍巍,精神永铸

“三湾改编铸军魂,支部建在连队中。”实践首日,队员们在谢珍志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历史对话。从南昌起义的枪声到秋收起义的烽火,从前委会议的智慧碰撞到“支部建在连上”的组织创新,谢珍志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史料,将“三湾改编”这一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娓娓道来。

实践队员在报告厅聆听老师讲解“三湾改编” 张晨希摄

1927年,毛泽东在枫树坪整编溃散队伍,播下了人民军队的火种;2025年,华农学子以齐唱《团结就是力量》回应历史,让“支部建在连上”的智慧在青年团队中生根发芽。这一刻,历史与现实交织,信仰与青春共鸣。

实践队员在报告厅展示队旗及队形 康瑞摄

陵园肃穆,英魂长存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在历史的天空中,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精神坐标。7月6日,队员们身着素衣,拾级而上井冈山烈士陵园的109级台阶。每一步都承载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敬仰,每一声脚步都回响着历史的深沉呼唤。在革命烈士纪念堂内,队员们驻足凝视,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述井冈山斗争的峥嵘岁月。

实践团队攀登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谈烨摄

那些镌刻在纪念墙上的名字,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精神的传承者。当听到先烈们为了理想信念舍生取义的故事时,不少队员眼眶湿润,悄然拭泪。在团旗前重温入团誓词的那一刻,铿锵有力的誓言在山谷间回荡,表达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使命的坚定决心。

涤尘,使命在肩

“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不可替代。”七七事变纪念日当天,实践团与革命烈士后代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石金龙先生动情讲述奶奶曾志的革命历程,展现了井冈山斗争时期革命者在亲情与理想间的艰难抉择;赵进军女士回忆父亲赵杰将军身负重伤仍坚守战场的英勇事迹,让在场人员深受触动。

实践团队聆听赵老师深情演讲 朱东方摄

这些故事如同一股清流,涤荡着队员们的心灵,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使命,成为了他们内心最强烈的呼声。

躬身力行,鱼水情深

“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在嘹亮的红歌中,我们开启了“红军的一天”体验之旅。队员们化身红军战士,沿着蜿蜒崎岖的山间小路完成3公里急行军任务。途中,他们穿越碎石陡坡,挑战自我极限;在7个点位打卡,辨识红军常用草药,增长知识见闻。

实践团队成员朱东方在村民家做饭 文俊曦摄

进村后,他们与村民亲密互动,生火做饭、打扫庭院,亲身体验红军时期的艰苦生活。餐后主动收拾碗筷、清扫院落的行为更是赢得了村民的阵阵掌声。这份军民鱼水情深的画面,成为了井冈山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了“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的深刻内涵。

实践团队共同品尝劳动成果 王运达摄

“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如灯塔般照亮队员们的前行之路。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对于华农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学子们来说,这次井冈山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更是一次青春的誓言和未来的启航。

实践团队3公里急行军路途中 王淼摄

他们将以井冈山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投身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文字丨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团 王淼 朱东方

图片丨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团 康瑞 谈烨 朱东方 文俊曦 王运达 张晨希 王淼

排版丨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团 朱东方

上一篇:常州工学院学子走进翟秋白纪念馆感悟红色精神

下一篇:溯源七七烽火,赓续精神血脉——一场跨越时空的爱国主义传承之旅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