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6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吴嘉艺 - 小 + 大
7 月 9 日,红帆志愿队 “红韵江海・青年说” 系列活动首站顺利开展,队员们走进南通张謇纪念馆与唐闸古镇,沿着张謇精神线,开启了一场融合历史探寻与青年实践的研学之旅。 活动筹备阶段,志愿队便展现出专业细致的态度。为让参与者获得沉浸式的历史体验,队员们精心编撰了内容详实的导览手册。手册不仅系统梳理了本次研学的全部路线,还特别标注了各个重点参观节点的简要介绍,辅以历史老照片与解读文字,成为此次活动的 “行走的历史教科书”。 在张謇纪念馆内,志愿队的讲解活动成为现场亮点。队员们提前数日查阅史料、打磨讲稿,以 “青年视角” 重构历史叙事。面对前来参观的高中生群体,他们将张謇 “实业救国、教育兴邦” 的理念拆解为一个个生动故事:从大生纱厂的艰难创办,到通州师范学校的建立初心,再到南通城市建设的超前规划,让年轻学子们深刻理解这位近代实业家 “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 的家国情怀。同时,队员们还主动为感兴趣的游客提供讲解服务,不少游客表示,这种 “同龄人讲历史” 的形式新颖鲜活,让历史人物与时代精神变得可触可感。 午后,志愿队转场至唐闸古镇,实地探访近代工业遗存。沿着运河两岸,大生纱厂旧址的钟楼、总办事处旧址、公事厅等建筑静静矗立,砖石墙上的斑驳痕迹诉说着百年前的工业繁华。队员们在参观中边走边议,结合上午在纪念馆了解的历史背景,深入探讨张謇 “父教育、母实业” 理念如何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当看到保存完好的纺织机器时,机械专业的队员们还现场讲解了其工作原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到近代工业的技术魅力。 此次 “红韵江海・青年说” 首站活动,不仅让参与者深入了解了张謇精神与南通近代工业史,更展现了青年志愿者传承红色基因、传播地方文化的责任担当。红帆志愿队同学们表示,后续团队将继续深耕南通红色文化资源,通过 “线上云讲解 + 线下研学” 相结合的方式,继续沿着 “红韵江海” 系列路线,挖掘更多本土历史故事,用青春声音讲好江海大地上的红色故事,让青年声音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桥梁。 (作者:吴嘉艺 团队:南通理工学院红帆志愿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