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佘康生 吴敏君 刘琪 - 小 + 大
为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切实发挥实践育人作用,进一步深化“百千万工程”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贡献力量,2025年7月6日至12日,广东理工学院香云纱韵·益路暖阳童行队前往肇庆市高要区小湘镇,以下乡慰问、帮扶助农、实地考察等形式,开展了丰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01.走访困难家庭 躬身助农暖人心 实践团前三天共走访了10户困难家庭,以实际行动为困难家庭提供物质支持与情感关怀,通过共同劳作深化与村民的情感联结,让队员在付出中理解劳动价值,体会基层生活的真实温度,增强社会责任感。
02.田间地头齐劳作 助农收花生显担当 深入花生种植田垄,团队成员分组协助农户采摘花生,从学习辨识成熟果实到高效分拣装篮,为农户分担农忙压力。通过实打实的劳作减轻农户负担,在汗水与泥土的交融中体会农耕不易,用双手传递助农温情,让团队在协作中凝聚力量,在奉献中践行社会责任。 03.探秘香云纱基地 解码非遗传承密码 虽错过“晒莨”环节,但通过查阅图文资料、观察实物展示,实践团详细了解香云纱从纱线浸染薯莨、反复晾晒到河泥覆盖的完整制作流程,深刻认识到国家级非遗的工艺细节,体会到古人顺应自然的智慧与匠人坚守,理解到非遗传承中“执着”与“不易”的深刻内涵,激发了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感。 04.学包裹蒸香粽 巧结民俗情缘 在当地村民指导下学习挑粽叶、压实糯米、均匀裹馅、用草绳捆绑等裹蒸粽制作技巧,亲手完成包粽全过程,并参与蒸煮品尝。通过亲身体验民俗技艺,感受传统饮食文化的细节与温度,在实践中拉近与地方民俗的距离,深化对民俗文化传承价值的认知,增强文化认同与共情。
05.探访格木古树公园 感悟生态共生之道 实践团走进格木古树公园,实地观察数百年树龄的格木,了解其生长历程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关联,记录古树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直观感受到自然遗产的生命力,认识到古树作为生态变迁“活化石”的价值,深化对人与自然共生理念的理解,增强保护自然生态的意识与行动力。 短暂一周,队员们用爱心温暖童心,用脚步丈量乡土,用眼睛发现传统之美。泥土的芬芳、古树的低语、非遗的匠心、粽香的暖意,共同编织成难忘的记忆,更化为持续传递温暖与责任的前行力量。 (作者:佘康生 吴敏君 刘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