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19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杨佳怡 - 小 + 大
7月的宁乡,阳光炽热而明媚。中南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绿育共生”实践团的队员们带着知识与热情,走进梅家田社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零碳”实践之旅。用生动课堂播撒环保种子,以科技试验守护田间绿意,青春力量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绿色课堂点亮童心 7月10日上午,零碳π能小队来到了宁乡梅家田社区服务中心,为社区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节能环保工艺小课堂,带领孩子们化身"环保小卫士",在寓教于乐中解锁绿色密码。 (上课前实践队成员与孩子们的合照 杨佳怡 供图) 在绿色能源小课堂上,小蒋老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传统能源和绿色能源。课堂的重点是动手环节。团队成员提前准备了太阳能电池板和小灯泡,队员们共同指导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亲手制作简易的太阳能小灯。孩子们兴致很高,小心地拼装着组件。当把做好的小灯拿到窗边阳光下,看到指示灯亮起时,不少孩子惊喜地发出“亮了!”的声音。课堂的结尾,孩子们一起在画纸上描绘了他们心中“绿色生活”的美好图景。 (太阳能小电灯成品 杨佳怡 供图) 经过短暂的休息,孩子们来到了第二节课,这节课,由小梁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探索零碳世界。课堂开始,小梁老师带大家了解地球母亲的现状,随即用生动易懂的方式引出“零碳”的概念。最后,小梁老师向大家普及了怎样过“零碳生活”,并用有趣的互动环节加深孩子们的印象。 共享菜园焕新颜 7月11日,零碳π能小队再次回到了凤桥社区的共享菜园。此行目的明确:针对几天前调研时发现的辣椒田虫害问题,进行植物防虫的田间试验。顶着烈日,队员们分成两组:一组负责清理试验田的杂草,另一组则精心栽种万寿菊幼苗。 带队队员详细讲解了试验原理:万寿菊的特殊气味能驱虫,黄色粘虫板则利用昆虫趋黄性诱捕害虫。试验田与对照区已划分标记,队员们顶着烈日完成翻土、栽种万寿菊和安装粘虫板等工作。虽然汗流浃背,但大家充满期待,相信这种生态防虫法将为菜园提供环保解决方案,具体效果还需后续观察验证。 (队员们在种植万寿菊 杨佳怡 供图) (队员们在除杂草 杨佳怡 供图) 从梅家田社区课堂里孩子们亲手点亮的太阳能灯,到凤桥菜园土埂上新栽的万寿菊防虫带,“零碳π能”实践小队的这一程,在童心启迪与田间探索中悄然作结。队员们还将进行后续的观察与反馈,来为防虫问题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撰稿人 杨佳怡 |
上一篇:江西农业大学职业师范学院前往莲花县沿背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青春敬老护健康 防结核知识进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