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王诗怡 - 小 + 大
“森林法庭”搬进夏令营! ——武汉学院法穗志愿服务队开展专业特色体验课 20205年7月17日,在谷城县凉水井小学的支教课堂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普法剧本杀”《森林法庭奇案》火热上演。武汉学院法穗志愿服务队志愿者麦麦老师(团队成员 王诗怡)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将枯燥的法律条文转化为趣味横生的破案游戏,通过角色扮演、线索推理和法庭辩论,让凉水井小学的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轻松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民法典》等基础法律知识。这场“法律剧本杀”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更为乡村低龄学生法治教育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 “蜂蜜失窃案”点燃法律思维火花 “我的蜂蜜被偷了!监控拍到的是未成年人!”随着“小熊猫店主”带着哭腔的控诉,课堂瞬间变成紧张刺激的“案发现场”。6名支教老师分别扮演憨厚的店主、谨慎的山羊老师、鬼灵精怪的白兔同学等角色,在逐一介绍案件人物角色后,孩子们在“法官”麦麦老师的引导下开启破案之旅。案件的关键线索被设计成法律问答,孩子们必须答对题目才能解锁新证据。“12岁以下偷东西要负刑事责任吗?”“买到过期食品应该怎么办?”每答对一题,课堂里就爆发出一阵欢呼,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析线索,逐步逼近真相。 (图为麦麦老师为小朋友们授课) (图为麦麦老师正在介绍人物角色) 法律知识巧妙融入剧情转折 剧情在山羊老师拒绝透露学生行踪时迎来第一个高潮。“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不能随意公开学生隐私!”面对“法官”的询问,扮演山羊老师的辣辣老师严肃回答。麦麦老师顺势引入法律条文:“《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当未成年人涉及违法犯罪时,司法机关有权调查未成年人信息,但应采取适当的方式。”随后,一张“未成年人禁止进入”的网吧会员卡成为关键证物,孩子们立刻联想到“网吧不能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种“现学现用”的模式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 最精彩的当数“猫头鹰律师”的辩护环节。“我的当事人未满12岁,根据法律——”话音未落,台下学生齐声接道:“不负刑事责任但需家长管教!”精准地回答展现出他们对法律条款的深刻理解。麦麦老师趁热打铁,进一步解释:“虽然12岁以下不负刑责,但监护人必须加强管教,必要时可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图为老师书写的剧本杀线索) 真相揭晓,法治种子悄然生根 经过三轮激烈辩论和线索拼凑,案件真相浮出水面——狡猾的“狐狸记者”为制造新闻热点伪装作案,背后还牵出猴子快递员的报复阴谋。麦麦老师借机总结:“未成年人要学会辨别是非,拒绝不良诱惑。如果权益受侵害,可以拨打12348法律援助热线。”课堂尾声,麦麦老师为表现优异者颁发“普法小明星”奖状。 (图为麦麦老师为小朋友们颁奖) “原来法律可以这么有趣!”参与活动的学生欣怡兴奋地说。支教团队指导老师表示,这种“情境式普法”通过角色代入和互动推理,将晦涩难懂的法条转化为一个个小知识点,提升了乡村儿童的法律意识。未来,团队将继续优化课程设计,让法治教育更贴近孩子的生活。 2025年7月18日 通讯员:王诗怡 摄影:罗依婷 赖欣怡 薛雯婧 审核:朱敏(指导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