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李欧银 - 小 + 大
为全面推进落实“百千万工程”,深化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2025年7月9日,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绿茵使者”实践团走进韶关市乐昌市长来镇和村村,围绕“优质稻+马蹄”轮作模式及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情况以及销售情况开展实态调研与助农策略探讨。此次调研主要面向和村村委会深剖政策脉络、走进广东润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细察情况、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访谈,同时通过助农直播链接城乡供需。团队旨在以青年视角解码传统产业、为乡村振兴献策,让田野的数据与农户的心声碰撞出助农新火花。 团队成员在稻田间开展调研活动 梁俊健 供图 政策溯源 把脉产业根基 实践团一行来到长来镇和村村村委会,就“优质稻+马蹄”轮作模式的效益性展开调研。队员们围坐在村委会的桌前,围绕政策溯源、落地机制等关键问题,与村干部展开面对面访谈。“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村干部解释道,“现在成了市级示范项目”。队员们追问细节,得知“长来马蹄”因农户散种、缺乏合作社,尚未启动地理标志申报。访谈中,队员们边听边记,将“技术指导到位但经济支撑缺位”“水稻品牌有基础、马蹄品牌待破局”等关键信息一一记录,为后续调研报告撰写和助农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团队成员在对村干部进行访谈 梁俊健 供图 企业把脉 产销攻坚 “绿茵使者”实践团奔赴长来镇和村村的广东润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与访谈,深入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需求。在与公司总经理唐毅交流中,实践队围绕产品定价、销售渠道、品牌现状、营销方式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唐毅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难题,尤其是在如何应对极端天气方面,亟需专业的指导与支持。“所以我们希望政府帮我们解决的是,给予我们企业指导一个战略性的、有用的、可持续、可循环、可再生的一种模式,这是我们企业最需要的。” 唐毅向实践队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给予企业更多的帮助,为企业发展指明方向。 团队成员在广东润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访谈 梁俊健 供图 在访谈中,唐毅不仅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公司旗下的品牌农产品,包括其特色、优势以及市场定位,还分享了一些非本公司旗下的乐昌本地特产,展示了当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唐毅在向团队成员介绍相关农产品 梁俊健 供图 田里问佃 稻里问道 在稻田里,实践团成员与农民们进行交流,详细询问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周边农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种这个要靠天吃饭啊,天气好就赚得多一点,天不好就没办法了。”一位农民指着稻穗向团队成员讲述道。团队成员聆听着,记录下农民反映的情况,不时针对一些具体问题进一步追问。 农民正在向团队成员介绍稻 梁俊健 供图 云端助农 赋能长来 2025年7月10日,实践团抵达长来镇的“韶关·乐昌优选助农直播间”,开展了一场农产品直播推销活动。本次直播聚焦百年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友记辣椒酱、乐昌炮弹香芋面、岭南天幽然绿茶与秋香红茶等特色农产品,旨在通过网络平台助力当地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在直播过程中,团队成员们热情洋溢,向直播间观众详细介绍各个农产品的独特之处。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实物展示以及互动问答等方式,团队成员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关注。最终,本次直播取得了显著成效。直播间点赞量高达1.3万次,商品曝光次数达到2633次,累计观看人数为667人。同时,这次成交单量与点赞量均创下了该账号的历史最高纪录。 团队成员正在进行助农直播 孙志恒 供图 此次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绿茵使者”实践团的韶关乐昌之行,不仅深入调研了当地的农业产业现状,更通过多维度的实践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政策溯源到企业把脉,从田间地头的实地走访到云端助农的创新尝试,实践队员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调研成果,探索更多助农新路径,助力乐昌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作者:李欧银) 团队在拍摄和村村拍摄宣传片 孙志恒 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