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科技赋能“状元红” 高校助力荔枝产业振兴

时间:2025-07-2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    作者:宋晓瑶 吴一虹 张怡欣 - 小 + 大


7月17日,福建农林大学专家团队深入泉州市安溪县蓬莱镇鹤前村,通过“田间会诊+座谈研讨”模式,为“状元红”荔枝产业发展支招。此次活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振兴”“科技兴农”号召,以高校智力资源激活传统农业潜力,为特色农产品提质增效提供实践样本。

政企校协同: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座谈会上,针对鹤前村300年历史的“状元红”荔枝面临的品种退化、采摘期集中等问题,专家团队提出“三化”方案:种植标准化推广矮化修剪技术,契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要求;品种特色化深挖历史文化价值,呼应“乡村文化振兴”部署;销售数字化借力电商平台,响应“数商兴农”政策。数字经济学院时卫平老师建议搭建大数据平台,实现全链条溯源,符合国家“农业数字化转型”战略。

图为福建农林大学邱栋梁教授在荔枝园现场指导种植技术。王晶 供图

田间传技:科技扎根助农增收

在种植基地,专家现场破解技术难题:马翠兰副教授示范“短截修剪法”优化养分分配,提升优果率;邱栋梁教授提出“分批采收法”延长供货期,减少损耗。这些技术指导精准对接农户需求,落实国家“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农业科技走进田间地头,助力农户增产增收。

图为邱栋梁教授、马翠兰副教授一行在荔枝种植地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王晶 供图

品种守护:筑牢产业长远根基

针对品种保护与创新,专家建议建立“状元红”母本园、开展嫁接试验,既守护传统品种基因,又探索创新路径,符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保护农业种质资源”“推动品种改良”的要求。蓬莱镇计划建立高校教学实践基地,将短期技术指导转化为长效合作机制,让科技红利持续赋能乡村产业。

图为蓬莱镇荔枝产业座谈会现场,政企校代表共商产业发展大计。王晶 供图

此次高校与地方的深度联动,正是国家“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政策的生动实践,为特色农产品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科技赋能”样本。(通讯员:宋晓瑶 吴一虹 张怡欣)

上一篇:科技赋能“状元红” 高校助力荔枝产业振兴

下一篇:2025 “新月·蜀光”北师大夏令营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圆满落幕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