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游红崖青山碧水赏风光 推华夏正音雅言兴文旅

时间:2025-07-2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杨晶晶 - 小 + 大

2025年7月21日,一支队伍走进灵石县4A级红崖峡谷景区,他们来到峡谷见证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语言文化之旅——由高校师生组成的“语”润乡村推普社会实践队,正在这里以普通话推广助力乡村旅游发展。 

图像

(图片来源:梁宇鹏)

踏入景区,苍翠山峦与潺潺溪流相映成趣,游客络绎不绝。景区作为当地旅游名片,每年接待大量游客,周边村落也因旅游产业兴起,村民们多投身于民宿、餐饮等服务行业。这样的背景下,规范使用普通话成为提升旅游服务品质的关键。 

实践队的师生们扎根景区与周边村落,用专业的调研方式探寻语言现状。他们一路对过往游客以及景区工作人员、商户、村民进行深入交流,调查后发现,景区工作人员虽常使用普通话,但发音、语法问题不少,如“景点”被误读成“紧电”,村里老年村民普通话基础薄弱,年轻人虽用得较多,表达却不够规范。不过大家对学好普通话热情高涨,超七成受访者认可其对提升服务的重要性,九成景区从业者和商户渴望接受培训,只是苦于缺乏机会。

图像

(图片来源:梁宇鹏)

为改善现状,实践队开展了丰富活动。景区游客中心和村委会里,围绕购票、住宿等旅游服务场景的普通话课程生动有趣,红色经典诵读、绕口令大赛等活动,以景区文化为蓝本设计内容,村民与游客踊跃参与,欢声笑语不断。队员们还化身义务讲解员,用标准发音为游客介绍景点,同时仔细检查景区标识标牌,纠正文字错误,让语言与美景相得益彰。 

图像

(图片来源:梁宇鹏)

然而,推普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专业师资与教材不足,培训形式单一,难以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实践队离开后,学习缺乏后续保障,部分老年村民受方言习惯束缚,对普通话重视不够。这些问题,也让我们看到持续推进语言建设的紧迫性。 

此次红崖峡谷之行,让更多人感受到了普通话推广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在青山绿水间,语言文化与旅游产业的交融,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服务质量,更架起了当地与外界沟通的桥梁。期待未来多方携手,建立长效推普机制,让标准规范的语言,成为红崖峡谷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图像

(图片来源:梁宇鹏)

(通讯员:杨晶晶)

上一篇:2025 “新月·蜀光”北师大夏令营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圆满落幕

下一篇:青春志愿行 共筑社区梦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