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钟志超 - 小 + 大
江西科技学院寻古思源队肩负 “三下乡” 使命,深入乡村体验烟火气。在与村民的交流、对古建的探寻中,书写青春与乡村双向奔赴的故事,传递文化传承与青春担当的正能量。 第一幕:建筑对岸的 “少年说” 下午五点,夕阳透过树叶,“寻古思源队” 的少年们聚在古建筑对岸,怀揣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科技赋能的思考,踏入婺源荷田村。这里,藏着徽派建筑的密码,流淌着千年文明,如同一部活态史书,在斑驳砖墙与檐角铜铃的奏鸣中,等待他们开启一场关于 “守护” 的深度探索。 他们穿梭在古老建筑间,与当地老人访谈,聆听那些关于古建、关于村落兴衰的故事。在国家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大背景下,他们深知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基。每一份测绘数据、每一段访谈录音,都承载着沉甸甸的责任,他们要为古建筑保护留存珍贵资料,探索科技助力古建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路径,让古老文明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智慧。 第二幕:古村口的 “时光门” 镜头一转,来到他们即将深入探索的地方。一栋老旧建筑矗立在石板小径前,墙面斑驳如旧书,漆皮脱落处,岁月的纹路清晰可见,中式建筑的飞檐微微翘起,似在无声诉说 “欢迎”,又像坚守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石板路上,几个浅色身影缓缓前行 ,带着青春的朝气,满脑子的 “为什么”,还有给古村书写新故事的决心。淡蓝色的天色,像被雨水洗过的玻璃,澄澈而宁静,远处低矮的建筑和电线杆,为这份宁静添了几分质朴。 第三幕:聆听古建传承的民间声音 暮色笼罩下的乡村,多了几分静谧与烟火交融的温馨。寻古思源队的学子们,,走进婺源乡村的小店。“荷田商店” 的灯光暖暖地亮着,成为这场乡村夜话的温馨背景。 村民们搬来板凳,围坐在一起,像打开岁月的话匣子般,分享着对村里古建筑的记忆与情感。一位穿红衫的大姐笑着回忆:“小时候,这些老房子就是我们的‘游乐场’,捉迷藏躲进雕花的门廊,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那时候不懂啥是保护,就觉得老房子里藏着好多‘神奇’。” 一位大爷缓缓开口:“这些老建筑,是咱村子的根呐,以前日子苦,想着法儿盖新房,可真要拆了老房子,心里又空落落的……” 学子们认真聆听。他们深知,在国家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当下,村民的态度与认知,是古建筑传承保护的基石。这场村头夜话,让他们触摸到乡村对古建最本真的情感,也明晰了青春力量该发力的方向 —— 搭建起专业知识与村民认知的桥梁,让古建保护的理念,真正融入乡村烟火日常。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古村落承载着乡愁与文化基因。这些学子们走进古村,就是要挖掘古村的历史文化价值,探寻保护与发展的平衡之道。他们将用脚步丈量古村的每一寸土地,用青春的视角发现古村的独特魅力,为古村的活化利用、为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让古村的 “时光门” 背后,续写青春与古老村落交融的崭新故事。 “寻古思源队” 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在乡村的烟火气息里,他们将以青春之笔,写下属于世代的青春注脚,把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社会需求之中。我们期待着,盼望着,等他们带着与乡村双向奔赴的故事回来,让更多人看到青春的力量如何点亮乡村振兴之路,如何守护历史文化根脉,传递时代正能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熠熠生辉。 作者:钟志超 团队:寻古思源团队 学校:江西科技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