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跨越2000公里!吉大学子奔赴闽宁镇,青春智慧赋能乡村振兴新图景

时间:2025-07-22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马静 - 小 + 大


七月的宁夏,热浪袭人。一群来自东北吉林大学的青年学子,怀揣着炽热的理想,跨越近2000公里,于7月12日至16日抵达宁夏银川永宁县闽宁镇——这个从“干沙滩”蝶变为“金沙滩”的传奇之地。吉林大学“乡约青春,心绘未来”社会实践团深入这片热土,将吉林的农业科技优势与文化传承智慧带到闽宁,以青春之姿投身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用脚步丈量发展,用智慧点燃希望。

科技课堂进乡村 | 黑土地经验点燃塞上童心

实践首站,福宁村的课堂气氛热烈。“金色吉林”主题宣讲精彩开讲!学子们以“黑土地——大粮仓”为线索,精心设计互动环节:剖析玉米如何“从田间到餐桌”;一个简单的淀粉遇碘变色实验,不仅让孩子们惊叹“科学真奇妙!”,更延伸出食品加工、“隐形墨水”等趣味应用。“秸秆能变饲料?”“原来淀粉还能这么玩!”吉林现代农业的“种子”,就这样悄然播撒进乡村少年的心田。与此同时,面向社区居民的数字乡村宣讲同步进行。队员们用贴近生活的案例——如人工智能助力精准种田、手机识别病虫害、远程连线医生等,生动讲解数字技术如何赋能农产品销售、提升基层医疗,助力乡亲们跨越“数字鸿沟”,为智慧乡村建设打下认知基础。

文化清风润基层 | 廉洁文化融入乡村振兴

7月13日,实践团将目光投向精神文化建设。一场以“弘扬中华优秀廉洁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读书分享会热烈展开。经典著作中的清廉思想与当代青年的价值追求在此碰撞交融,崇德向善、清正廉洁的理念在基层土壤中悄然生根,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的精神基石。

图片说明:7月13日实践团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产业探秘找答案 | 电商菌菇、光伏农业、葡萄美酒解码“闽宁模式”

特色产业是闽宁腾飞的核心引擎。实践团深入一线,探寻“闽宁模式”的发展密码:走进禾美电商基地: 学子们考察了菌菇等农产品从标准化种植、加工到电商畅销全国的链条模式,亲身感受“互联网+”如何让“闽宁好物”飞入千家万户。探访昌盛光伏生态产业园: “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农光互补模式,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与生态保护双赢,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令队员们赞叹不已。参访贺兰神、立兰酒庄: 从葡萄园到酿造车间,学子们深入了解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的崛起历程,见证了闽宁镇如何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打造出享誉全国的紫色名片。

图片说明:7月15日实践团在立兰酒庄调研合影

治理寻根强基础 | 聆听党建引领下的家园故事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底盘。在闽宁镇镇史馆,成员们系统回顾了这片土地从无到有、由贫转富的光辉奋斗史。深入原隆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干部面对面交流,学习党建引领下的网格化管理、矛盾调解、便民服务等鲜活经验,聆听移民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的动人故事。团队还走进老乡家中,倾听最真实的基层心声。

图片说明:7月15日实践团在原隆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原隆村党委副书记亲切交流

情牵山海共未来 | “笔友计划”架起青春友谊桥

此次闽宁之行,不仅是社会实践,更是吉大青年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的庄重宣誓。为延续这份情谊,实践团特别启动了“吉大闽宁笔友计划”。一张张小小的明信片,将跨越千山万水,架起两地学子心手相连的桥梁,让建设乡村、奉献家国的情怀在青年一代心中薪火相传。

图片说明:7月12日,宣讲结束后与福宁村贫困儿童合影

从“干沙滩”到“金沙滩”,闽宁镇的沧桑巨变是脱贫攻坚的伟大丰碑,更是乡村振兴扬帆起航的新起点。短短五天,吉大学子用脚步丈量热土,用心灵感悟奋斗伟力。他们带着吉林经验而来,以宣讲播撒新知,以调研探寻路径,在这片充满无限希望的土地上,与闽宁人民共同谱写了一堂超燃的“乡村振兴实践课”,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胸怀“国之大者”、勇担时代使命的昂扬风采!(作者:马静)

上一篇:黑龙江东方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下一篇:校地联动探发展——江西师大实践队解码新干县现代农业发展密码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