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组建“红心映沃土 实践励初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考察团。考察团共计11名队员、4位指导老师组成,将深入乡村,聚焦理论宣讲、专业技能、文化传播、社会调研、卫生科普等多个领域开展实践活动。 7月5日晚,学院考察团出征仪式在学院会议室举行。学院团总支书记杨宏雨指出,“三下乡”社会实践是青年学子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宝贵契机,勉励大家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投入实践,用青春和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他强调“三下乡”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社情课、一堂深刻的理想信念课、一堂宝贵的技能提升课。并叮嘱队员要注意自身安全,鼓励同学们用青春的红心映照广袤沃土,在服务乡村的过程中磨砺意志、增长才干,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 第一站广元市昭化区白头村 “技能之手造福乡村,夕阳红映照汗湿衫” 7月6日上午8点,实践团队顶风冒雨前往广元市昭化区太公镇白头村。下午14时,在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军的带领下,与白头村驻村第一书记何宗亮,驻村工作队员、学院驻村干部姜尧章一行汇合。 实践队首站前往白头村村民刘晓红家中,在姜尧章老师指导下,实践团成员完成中华田园犬绝育手术。团队成员格外珍惜此次学以致用的机会,高效协作完成术前消毒、器械准备与简易手术台搭建。 手术过程挑战重重。受限于田园犬自身状况及乡村环境,术中意外出现四次出血点。面对简陋条件、有限设备与紧张氛围,在姜尧章老师指导和示范下,师生凭借精湛技艺与强大心理素质沉着应对,精准定位、娴熟止血,操作沉稳有序。队员们屏息凝神,全力配合。 汗水浸透鬓角,两小时奋战不息。实践队员以非凡的耐心、精湛的技术与高度的专注力,逐一化解危机。当最后一针缝合完成,手术终获圆满成功。这紧张的两小时,是专业知识与技能在乡村沃土上的生动实践,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无声坚守,更是青年学子服务基层、担当奉献的深刻诠释。它不仅为队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平台,更以最直接的方式淬炼了初心,彰显了生工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 第二站:广元市昭化区红军山 “聆听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7月7日上午,“红心映沃土,实践励初心”实践队抵达广元市昭化区太公镇红军山烈士陵园。抵达之际,骤雨如注,更添庄严肃穆氛围。实践队员冒雨前行,在太公镇白头村第一书记何宗亮与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罗文老师的引领与讲解下,依次瞻仰红军烈士陵园、石刻标语碑林及红军大院等革命遗址。 通过肃立瞻仰安葬于此的120余位烈士墓碑,聆听赵连长、曹兴发等英烈的战斗事迹,观摩红军使用过的长矛、布币等珍贵实物,队员们深入了解了红四方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卓绝斗争史,深刻体悟到革命先辈为理想信念不畏牺牲的伟大精神。全体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整齐列队,肃立默哀,向英魂致以崇高敬意与深切追思。 第三站:广元市昭化区白头村委会 “一场座谈知基情,人民干部为人民”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一线实况,真切感受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实践队深入白头村开展调研座谈。座谈会由驻村第一书记何宗亮主持。白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光成、副书记唐瑜及副主任张德松分别就村庄基本情况、支柱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推进成效、驻村帮扶成果与挑战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生物工程学院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军随后介绍了本次三下乡实践工作的整体情况,并向驻村教师何宗亮、姜尧章致以亲切慰问。双方共同举行了“生物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标志着校地合作开启新篇章。 此次座谈使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并非抽象概念,而是由无数关乎民生的具体实践点滴汇聚而成。基层干部的辛勤耕耘与无私奉献,为“责任”“担当”“使命”赋予了最鲜活的注解。活动有效搭建了理论联系实践的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感悟时代重任,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奠定了坚实根基。 第四站:白头村红薯粉条厂 “产业带动致富,一厂焕起薯光” 在党总支副书记李军、团总支书记杨宏雨带领下,实践队员协同当地领导、驻村干部深入白头村支柱产业——薯丰红薯粉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队员们细致观摩了红薯粉条、豌豆粉条及红薯淀粉的生产全流程与成品展示,并就原料采购、工艺技术、市场销售渠道及带动村民就业增收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交流。大家对粉厂立足本地特色资源禀赋,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推动标准化生产所取得的显著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调研过程中,李军书记与队员们现场选购了粉厂生产的优质红薯粉条、豌豆粉条、红薯淀粉等特色农产品,以实际行动践行“消费助农”。此举不仅表达了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坚定支持,传递了助力乡村振兴的务实关怀,更激发了企业持续提升品质、做强区域品牌的信心与动力。 第五站:“聆听·传承”微访谈 “零距离感受风土民情,以行动传递时代温度” 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7月7日下午,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广元市昭化区太公镇白头村困难群众家中,开展困难群众、老党员爱心慰问活动。队员们满怀爱心,为老人们送上米面粮油,耐心倾听他们的故事与心声。老党员通过讲述入党初心、难忘的革命、在村工作经历。以及白头村几十年来的尤其是水利、农业、生活条件等方面发展变化。实践队员用青春活力驱散了老人的寂寞。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句暖心的叮嘱,让老人们脸上洋溢出久违的幸福笑容。 老党员们轻抚胸前熠熠生辉的勋章,话语间饱含深情:“党的恩情比山重,只要组织需要,我永远站得出来!”革命年代的艰辛故事和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化作薪火不息的红色信念,深深点燃了青年学子心中的理想火炬,交谈结束后为老党员拍摄纪念照片,定格下这些珍贵而温暖的瞬间。 通过深化“我为党员照张相”和“白头村老党员口述史”等红色教育活动,让队员近距离感受信仰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为村庄留存历史记忆。此次活动不仅为老党员和困难群众们送去了关爱与温暖,更让团队成员体悟了淳朴民风,增强了社会责任担当,深刻理解了乡村振兴的的内涵和必要性。“爱心传递,情暖人心”,我们在行动! 第六站:广元市苍溪县永宁镇 “乡村振兴卫生同行,守护平安志愿先行” 为提升农村居民疾病防控防病意识,助力健康乡村建设,实践团队7月7日下午深入苍溪县永宁镇,开展以“科学防疫 保障养殖安全”为主题的农村动物疫病防治要点知识宣传活动。 活动聚焦四川省农村常见动物疫病(如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的防控要点进行系统科普。服务队员通过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设置通俗易懂的知识展板以及开展现场互动讲解等多种形式,向村民详细普及了科学防治的核心知识与实用技能。活动间隙,实践队员还同步在永宁镇开展了学校2025年普通高中招生宣传工作。 本次广元之行,实践队员们从红军山的精神丰碑中汲取信仰伟力,在白头村的田间地头感知振兴脉动,于老党员的深情讲述里体悟初心如磐,在科普宣传的实践中播撒科学火种。每一站足迹,都是对“红心映沃土”的生动诠释;每一次实践,都是对“砺初心”的深刻淬炼。队员们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继续在服务社会、奉献人民的广阔天地中增长才干,砥砺品格,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