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洛阳理工学院“星空瞭望”团队:青春手作传承“两弹一星”魂

时间:2025-07-23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张家瑞 - 小 + 大

2025年7月8日,洛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与服装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星空瞭望”社会实践团在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健康西路临曲间公益文化服务中心,圆满举办了“‘两弹一星’精神·指尖传承”主题创意志愿活动。此次活动紧密围绕国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与爱国主义传统的时代要求,将共和国科技史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辉煌篇章,转化为青年学子服务社会、启迪少年的生动实践。实践团成员们尝试以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扭扭棒手工艺术为独特载体,面向社区青少年群体,创造性地搭建起一座连接厚重历史与鲜活当下的桥梁。他们致力于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内核,融入指尖的每一次弯折与塑形,使抽象的精神力量在可触可感的实体创作中焕发新生,引导青少年在动手实践中感悟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之路的艰辛与荣光,于潜移默化中深植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本次活动核心目标在于,通过新颖的手工互动形式,向社区青少年群体直观展现“两弹一星”事业的伟大成就及其蕴含的深刻时代价值。实践团精心设计,旨在将复杂的历史背景与崇高的精神谱系,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乐于参与的具象化体验。利用色彩丰富、可塑性强的扭扭棒材料模拟卫星、火箭等标志性模型,活动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沉浸式接触国家科技发展史的窗口。其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手工技巧,更着重于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激发青少年对航天科技的兴趣,深化其对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艰苦卓绝条件下创造奇迹的理解与认同,从而在年轻一代心中悄然播撒下爱国奉献与勇攀科学高峰的种子,探索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在新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路径。

活动于当日下午在临曲间公益文化服务中心活动室有序展开。实践团成员首先通过精心准备的图文展板与精选历史影像片段,为参与的青少年勾勒出“两弹一星”事业的时代背景、关键历程及其对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意义。讲解聚焦于科技工作者们如何在物质匮乏、技术封锁的环境中攻坚克难,突出其自力更生、协同奋斗的精神特质。随后进入核心环节——扭扭棒卫星模型制作。在志愿者一对一的细致指导下,青少年们开始动手实践。他们选取不同颜色的扭扭棒,首先学习基础缠绕技巧以构建卫星主体框架,随后逐步塑形,添加太阳能帆板、天线等关键部件。志愿者们同步融入相关知识,例如在指导制作类似“东方红一号”特征的球形主体时,会简要介绍其作为我国首颗人造卫星的历史地位;在协助安装“帆板”时,则解释其功能原理。制作过程中,青少年们专注投入,反复调整扭扭棒的弯曲角度与连接方式,力求还原卫星的基本形态。模型初步完成后,活动进入交流展示阶段。参与者们纷纷举起自己精心制作的“东方红”、“实践”系列等概念模型,围绕模型形态特征与制作过程中了解到的点滴知识进行简短分享。

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儿童的暑期生活,更在稚嫩心灵中根植了科技报国的志向。实践团成员也在教学中深化了对“两弹一星”精神时代价值的体认。洛阳理工学院将持续引导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在服务奉献中将个人理想熔铸于国家发展的星辰大海,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贡献力量。通讯员 张家瑞

上一篇:洛阳理工学院“星空瞭望”团队:青春践行新思想,志愿绘就社区美

下一篇:洛阳理工学院“星空瞭望”团队:星河筑梦,童心向未来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