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红星耀甘谷,薪火长征路 ——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青春陇原行,安远振兴路”实践团赴甘谷县开展红色研学

时间:2025-07-2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马欣雨 - 小 + 大

从35℃的盛夏酷暑踏入庄严肃穆的展厅,斑驳的军号、泛黄的电文、生动的路线图,将那段烽火硝烟的峥嵘岁月清晰呈现在眼前。这里是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礼辛镇陈庄村红色记忆馆。7月20日,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青春陇原行,安远振兴路”社会实践团队,专程来到这里,开启了一场追寻红色印记、感悟初心使命的红色探索。

“红”馆寻根,触摸历史脉搏

“礼辛镇是红军长征在甘肃天水地区的重要活动区域,红二十五军、红二方面军都曾途经此地,留下了宝贵的革命足迹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展馆讲解员向师生们娓娓道来。在她的详细介绍下,实践团成员们系统了解了红军在甘肃、在天水、特别是在甘谷县的战略转移路线图,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斗争的顽强意志。展馆内,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详实的地图、一段段感人的故事,串联起红军在陇原大地浴血奋战的壮阔历史。

铭记“三烈士”,赓续英烈精神

在众多的红色故事中,“三烈士”的事迹深深震撼了每一位实践队员的心。讲解员动情地讲述了陈益清、陈宝豆、陈世昌三位礼辛籍烈士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壮烈篇章。他们心怀家国,毅然投身革命洪流,最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三烈士”是甘谷人民的骄傲,更是矗立在陇原儿女心中的不朽丰碑。

瞻仰征路,感悟长征精神

带着对历史的初步认知与对英烈的崇敬,实践团走出展馆,深入村庄,寻找红色文化要素。在村落里,每家每户的门头都雕刻着红星,传递着革命理想的力量。沿着道路行进,队员们探寻到了许多当地精心打造的传递红色精神的重要节点或者主题公园。栩栩如生的红军战士群雕再现了行军的场景;蜿蜒的步道象征着曲折的长征路……队员们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岁月,深刻体悟长征精神所蕴含的坚定信仰与不屈意志。

誓言铮铮,砥砺奋进初心

活动的最后,在鲜红的党旗下,实践团中的党员师生在带队教师李雨桐老师的带领下,庄严肃立,紧握右拳,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铿锵有力的誓言在三烈士纪念碑前回荡,字字千钧,表达了新时代青年继承先烈遗志、矢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从红色沃土汲取新程力量

甘谷红色之行,让实践队员在红色寻根中补足精神、升华信念。通过实地参观、聆听讲解、重走征路、缅怀英烈、重温誓词,西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院“青春陇原行,安远振兴路”实践团的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红军在陇原大地的光辉足迹和甘谷县厚重的革命历史,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触动。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研学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砥砺前行、奋发有为的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把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转化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强大动力,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华章。


(作者:马欣雨 拍摄:王嘉欣 白鹏飞)

上一篇:穿越镜头的振兴之路|一镜“飞阅”黄田,助力百千万工程!

下一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淮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绒光溯红”团队赴南京市、芜湖市南陵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红色文..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