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湖北大学学子携手社区儿童探访铜绿山古矿遗址,解码青铜文明

时间:2025-07-2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邹紫琪 - 小 + 大


“原来以前的人是这样采矿的。”7月23日上午,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博物馆内,来自下陆区铜花社区暑期托管班的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7月23日当天,湖北大学“三下乡”拾光筑梦支教队组织黄石市铜花社区青少年,赴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项目——大冶铜绿山古矿遗址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引领青少年探寻中国古代辉煌的矿业文明,深入理解青铜文化的历史内涵及其在当代的传承价值。

图为拾光筑梦支教队带领铜花社区小朋友们前往黄石铜绿山 但科積摄

在遗址核心区域,团队成员与社区青少年实地考察了保存完好的古代采矿竖井、巷道及冶炼炉渣堆积等遗迹。面对跨越三千年的历史现场,孩子们表现出浓厚兴趣。当触摸到矿坑斑驳的石壁时,鲁弘毅不禁发出疑问:“老师,这些坑道这么深,古人是用什么工具挖的呀?”讲解员随即结合现场遗迹和考古发现,详细介绍了古代矿井支护、排水和采掘工具等智慧结晶,让孩子们直观感受到先民在艰苦条件下展现出的卓越工程技术。随后,团队观看了依托遗址背景创作的文化主题演出。演出巧妙运用升降沙盘、动态投影等现代技术,配合演员的生动演绎,再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铜绿山矿冶活动的宏大场景。剧中“楚王纳谏、化剑为犁”的情节,传递出和平发展的理念,深深吸引了在场青少年。演出中,当看到演员身着华丽楚服时,李铭凯好奇地向身边志愿者求证:“古代的衣裳真的这么漂亮吗?上面的花纹代表什么呀?”演出尾声的互动环节,孩子们被邀请上台,近距离感受舞台道具和演员服饰,对历史文化的具象认知得到增强。

图为铜花社区小朋友们与演出演员合影留恋 但科積摄

演出结束后,青少年们兴致盎然地参与了“青铜有缘”古迹互动体验活动。在仿古建筑构件模型拼装区,孩子们动手实践古代榫卯结构。一位小男孩在尝试组装时遇到困难,疑惑道:“这个木头怎么卡不进去?是不是方向不对?”旁边的小女孩仔细观察后兴奋地指出关键:“我知道!这叫榫卯,要对准凹槽,不用钉子,像这样一推就稳了!”通过亲手操作,抽象的古代营造技艺变得触手可及。在遗址博物馆展厅,面对陈列的精美青铜器和矿石标本,讲解员系统讲述了青铜器的铸造流程与用途。一位身着红衣的男孩指着展柜中的青铜斧问道:“这个斧头看起来很旧,几千年前的人真的用它砍树采矿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孩子们对眼前文物的历史厚重感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图为铜花社区小朋友们参观“青铜有缘”古迹 但科積摄

铜花社区带队主任马细群表示:“此次活动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局限,让孩子们在真实的历史场景中,通过观察、提问、动手实践,建立起与古老文明的直接连接。孩子们现场提出的问题,恰恰是他们主动思考、渴望了解历史的证明。”

图为铜花社区与支教队在爱国拥军主题背景墙前的集体合影 马细群摄

本次研学活动创新采用“实地考察+沉浸式观演+互动体验+专业讲解”的复合模式,有效打破了传统历史学习的边界。通过引导青少年亲身接触、主动探索,将静态的遗址和文物转化为生动的学习教材,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感,深化了文化认知,也为古遗址的保护利用与历史文化传播注入了青春活力。(作者:邹紫琪)

上一篇:传承红色基因 锻造忠诚警魂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井冈纪剑警律传承”实践团参加2025年"井冈情•中..

下一篇:【薪火相传,童行金寨】:薪火童行实践团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用爱温暖留守儿童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