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红色非遗手工课堂:让传承在童趣中生根

时间:2025-07-2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侯志博 - 小 + 大


为传承红色基因,让小朋友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烟台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丹衿绘远实践队于7月22日精心开展了 “红色非遗手工课堂” 活动。9名队员化身小小导师,每人带领 3-4 名小朋友,先教大家捏制曹州面人,再指导制作红色主题皮影,以非遗为桥,让红色精神在指尖流转、心间扎根。

面人里的红色故事

开始时,活动场地里,各色彩泥像散落的彩虹碎片铺满桌面,皮影工具整齐排列,9名队员早已各就各位,静静等候孩子们的到来。当一群小家伙叽叽喳喳地涌入,他们眼神里满溢的好奇与期待,瞬间将整个空间点亮。教捏面人时,队员们俯身示范,从揉面团的力度把控,到红五星的弧度、军帽的轮廓塑造,每一个细节都轻声细语地讲解。孩子们攥着彩泥的小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却依旧专注无比 —— 他们把对红色的懵懂理解,全揉进了小小的面人里:党徽闪耀的红星、定格的国旗图案,作品虽显稚嫩,却藏着满满的热忱,这便是独属于他们的红色记忆。

皮影中的先辈身影

结束面人的制作,转场至皮影制作环节,透明卡纸、细竹签在孩子们手中仿佛成了 “魔法道具”。画下英雄的轮廓、细致剪裁拼接,“小兵张嘎” 的机敏身影、“和平鸽” 的展翅姿态等形象渐渐成型。他们举着半成品在灯下比划,让皮影在墙上投出一幕幕战斗的影子,嘴里喊着 “冲呀”,把书本里的红色故事搬进了现实,变成了能亲手创造的鲜活场景。

作品蕴含的传承精神

接下来的分享环节,看着孩子们举着沾着彩泥的作品,兴奋地讲述着自己理解的红色精神,我忽然懂得:传承从不需要刻意。把红色故事藏进揉面的力道里,融进皮影的纹路中,孩子们在动手的快乐里,便自然接住了这份记忆。当他们带着作品离开时,衣角沾着的彩泥像一朵朵绽放的小花,我知道,红色文化已借着非遗的手,化作他们掌心的温度、指尖的创造,终将在时光里扎根生长,长成传承的参天大树。

经过了此次活动,实践队以非遗手工为独特载体,让小朋友们亲手触摸红色历史。从面人里闪耀的红五星,到皮影中鲜活的红军身影,红色精神在互动中悄然传承,非遗技艺也在小朋友们的参与里焕发新的生机,为红色传承与非遗推广写下了生动注脚。

(烟台大学:侯志博)

上一篇:“冰城星火燎原队”暑期实践团队走进七三一遗址,传承爱国精神,激发时代担当

下一篇:青春聚力百千万|芒派红迹寻初心,革命薪火代相传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