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7-28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王淑贤 谢欣潼 孙璟 刘洁妮 王盼 贺梦 谢杨 吴家彬 - 小 + 大
2025年7月初,湖南工商大学栀夏筑梦者队前往湖南省宁乡市喻家坳乡湖溪塘村,在玉花谷栀子基地进行调研学习,队员王淑贤采访了湖溪塘村村委会后备干部欧赛,探寻党建引领下栀子产业的振兴密码。 玉花谷栀子基地规模近1000亩,亩产达400斤左右。虽然它只建立了三年,却跻身乡内三大基地之列,成为当地栀子花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它的成功凝聚着自然的馈赠、民生的温度与党建的力量。 天赐之花,独一无二 所谓“天赐”,不是坐享其成的好运,而是读懂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湖溪塘智慧。“酸红壤,栀子长;砂性土、透气佳;降水丰,雨热同”。欧赛介绍,喻家坳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栀子苷含量高达5.05%(接近国标3倍)的“本地籍”优种,为宁乡(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产区)创造了新的“天赐”奇迹 。基地与高校"技术+农业""科技+花香"的合作秘码,也使“天资卓越”的湖溪塘栀子更加“出类拔萃”,兼具花果大、产量高等优点。未来,基地将继续突出湖溪塘村的栀子“原产原销”、“产效皆佳”的核心优势,把“招牌擦得更亮堂”。 图为队员王淑贤采访村干部欧赛。谢杨 摄 实用之花,惠民济生 从“煤炭小镇”到“栀子小镇”,生长在土地上的小花替代了深埋地下的矿脉,为湖溪塘村指明了打造第三个亿元产业的方向。欧赛回忆,产业发展初期,当地政府依托基地成立了栀子花合作社,还做出承诺:“无论老百姓种多少、产多少,卖不掉的政府兜底、政府收。”如今,这一承诺已圆满完成使命。当前湖溪塘村栀子花种植面积约3000亩、亩产500-800斤,仍供不应求。对此,欧赛自豪地说:“我们的栀子花是不愁销路的,年初才从福建拿了将近2000千万斤的订单回来。”他还说,党支部通过推行“书记当法人、亏损书记担,贷款书记帮”的办法,帮助一些贫困户入股合作社,实现连续增收。 此外,支部还聚焦“菜香、茶香、芬香”三大主题,联手基地与当地企业,研发了以栀子毛尖、口红、香水为代表的栀子系列产品与栀子餐饮,广受市场欢迎。当地还大力打造“栀子小镇”文旅IP,通过“四季花海跑”与“520栀子花节”等活动引爆客流,成功让栀子香顺着山路飘向五湖四海。 图为村干部欧赛向队员介绍基地情况。谢杨 摄 人和之花,红心引航 欧赛说,自2017年“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号角吹响,湖溪塘村党支部就定下了“把支部建立在产业上”的工作方向。基地建设之初,全体党员参与动员,一周完成土地征收工作;干部吃住在工地,两个月内建成栀子广场,办成首届栀子花节;一年基本实现贫困户全体入股;四年内连扩种植面积,推出深加工产品。当前,湖溪塘村正在持续完善和延长栀子花产业链,完成从“一朵花”到“一条链”的飞跃,计划于年底打造出亿元栀子花产业。 从免费发苗到培育品牌、发展文旅,干部们立志让每一分收获都连着民心。“我们的栀子花不只是写在纸上的“经济账”,更是人民看得见的好日子”——村民们接受访谈时,他们的笑容正像晒在竹匾里的栀子花,在阳光下慢慢沉淀出花茶的琥珀色,这是日子越过越红火的颜色。 图为队员与村干部欧赛的合影。吴革文 摄 本次调研,团队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栀子花产业,为后期运用新媒体宣传相关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扎根“党建红”的栀子花,正绽放在亿元产业的铭文上,在党员们“红心为民”的纯粹里,在“青年扎根大地才能仰望星空”的真谛中。队员们决心“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青春与时代同频,奋斗与土地共生,用自身力量让它香到千家万户中去。 (作者:王淑贤 谢欣潼 孙璟 刘洁妮 王盼 贺梦 谢杨 吴家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