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武韵畲乡融医心,共舞同心筑梦情 ——厦医临床学子金斗洋村民族文化体验行

时间:2025-08-0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邹慧燕、李怡静、许瑛琪、陈浚鑫、钟雨岑、林烨鑫、李寒煊、黄晨菲、柯琳欣、詹慧、阮诗涵、蒋裕冰、彭宇悦、黄思媛 - 小 + 大


2025年7月9日,厦门医学院“畲乡医韵健康行,厦医筑梦民族亲”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怀揣着探访民族文化、促进交往交融的热忱,走进了福建省福安市金斗洋村。对于这群即将肩负守护各族同胞健康重任的临床医学大三学生而言,此行不仅是一次文化猎奇,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民族认同课堂。在畲族武术的刚劲风骨里,在竹竿舞的欢快韵律中,在紫米饭的氤氲香气间,他们亲手触摸、亲身体验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感受到畲族人民的热情似火、勤劳坚韧。这趟旅程,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破土萌发,也促使他们对“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以及未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践行医者使命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与思考。

图为实践队于金斗洋村村口合影。柯琳欣供图。

一、习武·悟道:于拳脚刚柔间窥见民族精神与医者仁心

金斗洋村,这颗福建畲族文化明珠,尤以其源远流长的畲族武术闻名遐迩。在畲族武术传承人钟团玉的悉心指导下,实践队员们屏息凝神,一招一式地临摹着武术的基本套路。腾挪辗转间,他们用心揣摩“武德、攻守、进退、刚柔、虚实、功法”这十二字精髓。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高年级学生,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不仅是克敌制胜的技击要诀,更是畲族人民在山林田垄间世代积淀的处世哲学和人生智慧。武德为先的武者操守,与医道中仁心仁术、生命至上的核心准则形成了跨越领域的深刻共鸣。拳脚起落,不仅强健了筋骨,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他们对“德技并重”——这一中华民族共有的价值底色,有了切身的体验与认同,也为未来在医学道路上坚守职业伦理、心怀仁爱增添了精神养分。

图为实践队于金斗洋村学习武术。柯琳欣供图。

二、共舞·同心:在烟火交融中感知共同体温度

武术的刚健之外,金斗洋村更以生活的温情脉脉打动着队员们。清脆的竹竿敲击声响起,队员们与畲族村民手挽手、心连心,在竹竿开合间跳出和谐一致的节奏。每一次默契的腾跃,都传递着畲族人民的乐观豁达与团结协作。与此同时,木甑蒸腾出的紫米饭,散发着山野自然的清香甘甜,每一粒都饱含着畲族同胞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亲身参与竹竿舞的欢腾,共同品尝紫米饭的香甜,这场文化的双向奔赴与生活的共享,迅速消融了彼此的陌生感,拉近了心灵的距离。欢声笑语中,队员们深刻体会到,民族融合并非抽象的概念,它就蕴藏在日常的互动、共同的体验、情感的共鸣之中。这份由共情而生、因共享而固的联结,正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生动、最坚实的基石。

图为实践队于金斗洋村跳竹竿舞。黄晨菲供图

此次金斗洋之行,对于正处在临床技能与人文素养并重培养关键期的厦医大三学子而言,意义深远。它超越了简单的文化体验,成为一堂理解民族多样性、感悟共同体真谛的沉浸式必修课。队员们清晰地认识到:民族融合是流淌在中华血脉中的根与魂,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实基础。作为未来的健康守护者,他们更深知,理解并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是提供有效、有温度医疗服务的前提。这份在金斗洋村用脚步丈量、用真心换取的民族情谊,这份在习武共舞中淬炼的对“多元一体”格局的深刻认同,将内化为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各族群众的不竭动力。实践队将始终铭记“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誓言,怀揣着这份从畲乡沃土汲取的融合之力,不仅致力于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更将把这份包容、理解、共情的精神融入未来的医学实践,用仁心仁术为各族同胞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守护生命的杏林园地中绽放得更加绚丽夺目。

图为成员、老师与金斗洋村书记于金斗洋村合影。柯琳欣供图。

供稿人:邹慧燕、李怡静、许瑛琪、陈浚鑫、钟雨岑、林烨鑫、李寒煊、黄晨菲、柯琳欣、詹慧、阮诗涵、蒋裕冰、彭宇悦、黄思媛

上一篇:淬晋江精神之火,铸挺膺担当医魂 ——厦医学子探寻企业家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

下一篇:2025三下乡|融铸赤诚医魂,青春挺膺担当——厦医实践交流会解码民族精神与时代使命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