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07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伯川书院“航宇寻踪·践履探真”暑期社会实践团 - 小 + 大
为深入推动书院制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伯川书院组织十五名“伯川榜样”荣誉称号获得者组成“航宇寻踪·践履探真”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北京市,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开展了为期五天的跨学科实践育人活动。大连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赵广老师、机械工程学院张洋老师、力学与航空航天学院夏阳老师伯川书院执行院长孙晶老师、副院长张先老师全程参与基地联络与现场指导。跨学科的平台意义何在?学科间的壁垒如何打破?书院育人有何不同?经过本期实践活动,答案更加清晰明了。 一、院校协同探真知 产教融合育英才 7月13日,实践团队前往航空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中心”。 同学们的探索让旧学换新颜:抚摸工装,导论课上的支撑结构若隐若现;登上座舱,襟翼上的伯努利原理熠熠闪光。指导老师讲解飞机总装线模拟、涡喷6发动机实物及飞机展区,指导实践团动手组装Trent-900发动机3D打印模型;中心教师指导发动机实物拆装实践,完成“组装-拆卸”实操,将团队对发动机内部结构的理解巩固增强。 此一行,化抽象为具象,实践团对理论原理与工程实况的认识变了模样。 二、高端智造揭奥秘 精密装备悟原理 7月14日,实践团队前往大连光洋科技集团控股子公司科德数控,在高端数控机床领域深入学习。 上世纪就已基本成形的技术如何创新?微米级的精度如何保障? 大连光洋科技集团董事长助理江世琳带领实践团成员走进单个车间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全年恒温恒湿的超大型智能化生产空间。近距离参悟 “国内首台套”的KMF120五轴联动万能铣车复合中心为何在能在2025年4月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光辉亮相,并了解KTBM1200六轴五联动整体叶盘加工中心如何实现“国际首创”。科德在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先实力,既让实践团心中一震,又让我们豪情激荡。 此一行,仰高山之所极,实践团对专业领域的前沿有了更多遐想。 三、科技前沿拓视野 学科交叉启新思 7月20日,团队抵达北京,并于中国科学技术馆开展实践。 解释宇宙时空的相对论如何一言概之?转动惯量的意义如何通过转盘体现?学术理论的通俗化、生活化亦是一大必修课。实践团成员将课堂理论与展品印证,在工程智慧展区观察AI赋能生产线,在各个展区偶遇大学物理知识点,直观课本知识应用再现。纵观科技发展史,技术与生活“相看两不厌”。 此一行,旧知生羽翼,实践团把厚书读薄,把深林探浅。 四、微米精工铸匠心 职场导航明方向 7月21日,团队赴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开展实践。在公司产品研发部负责人、大连理工大学校友梁津的带领下参观了生产装配现场,深入了解自动减薄机、划片机等核心设备在晶圆加工与芯片制造中的应用,既夯实专业认知,也感受到中国芯的创新脉动与时代使命。 伯川书院与北京中电科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建成实践基地并举行授牌仪式,双方围绕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对口半导体行业的未必只有火热的电子信息,伯川的专业在此依然清晰可见;可供育人的未必只有技术,校友的言传身教也满是真知灼见。 此一行,育知亦育人,实践团明白了职业耕耘要能经得起时间检验。 五、两弹精神励壮志 智造创新强信念 7月22日,实践团队参观北京卫星厂深空采样探测实验室、“两弹一星”主题展、航空航天博物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在北京卫星制造厂深空采样探测实验室,乐毅、赵曾、郭斌三位老师为实践团成员深入讲解了我国探月工程的前沿技术与最新进展。从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突破,到钻探平台的精密设计,再到材料与制造的深度融合,全面展示了“嫦娥五号”至“嫦娥八号”等深空任务背后的核心技术支撑。实践团成员得以近距离感受到大国重器的科技魅力,对于伯川学子,探索“星辰大海”的目标并不遥远。 实践团来到“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回顾“两弹一星”精神,来到“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感受先辈“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精神。那一代人的星星之火,传至我辈亦当燎原。 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博物馆内,北航国际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彭功状老师带领成员参观并悉心讲解。成员们再次邂逅各年代的发动机,重温结构原理,细数技术细节,梳理航空航天发展历程。如此温故知新,可以做小游客的老师了。 当日下午,伯川书院与航宇智造(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建成实践基地并举行授牌仪式,张总介绍了企业的科技成果与发展现状,带领实践团成员体验涵道风扇,直观感受国产航空动力的澎湃能量。与国企对照,实践团对民企有了新的理解。 此一行,知任重道远,实践团心中的火种再次点燃。 从工业母机的精密切削,到深空探测器的自主设计,再到芯片工艺的纳米制程与航天装配的智能协同,此次实践走访的每一处技术节点,皆因“非公开”而彰显其战略意义。“非公开”,不仅是对技术安全的把控,更是我们在智能制造领域掌握核心、引领未来的时代象征。 结语 从沈航发动机拆装、科德高端机床探秘,到科技馆知识印证、中电科装备精度体会,再到卫星厂技术认知、博物馆装备科普、航宇智造工艺研究,通过大量实操与实地参观,学生深化了专业理解;触碰前沿、见贤思齐,精神火种悄然点燃,学术与精神双重育人正潜移默化、深入人心。 此一程,知山高路远,步履莫停留;知海阔天高,处处有春山。 (大连理工大学伯川书院“航宇寻踪·践履探真”暑期社会实践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