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三下乡”:访昆达深化专业认知 探职场拓展实践视野

时间:2025-08-10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俞静秋 王沪宁 陈茁 郭晓毓 孙毓蔓 - 小 + 大


为进一步深化学生专业认知、拓宽实践视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智核,产业同行” 基层服务践行团,于 7 月 29 日走进昆达电脑科技(昆山)有限公司,开展科技探索与职业交流活动。通过实地走访解码企业发展密码,与实习学长学姐深入交流汲取成长经验,为学生搭建起校园与职场的沟通桥梁。

(图注:实践团成员合照)

一踏入昆达公司展示区,集团的发展历程便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眼前。自 1982 年在新竹科学园区创立以来,神达电脑从电脑周边设备代工起步,逐步成长为全球 ICT 产业的重要力量,其发展轨迹堪称行业变革的生动缩影。工作人员指着墙上的时间轴介绍:“昆达的每一次转型,都精准契合了行业发展趋势。” 20世纪 90 年代,全球 PC 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神达电脑敏锐捕捉这一机遇,积极拓展电脑整机制造业务,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企业的发展历程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在科技行业中,精准把握趋势、勇于转型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几位在昆达实习的学长学姐与实践团成员围坐交流,分享了他们真实的实习经历与成长故事。负责服务器研发助理工作的学长回忆道:“刚入职那周,我连服务器的内部结构都认不全,对着电路图发呆了一整天。最初跟着工程师参与主板测试时,由于操作不熟练,他好几次弄混了测试数据,但师傅们从不批评,而是耐心地带我一点点排查问题,教我运用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如今,他已能独立完成部分模块的兼容性测试,并于上周参与了一款新型服务器的散热方案讨论。学长学姐们的亲身经历,让同学们对职场初期可能遇到的挑战与成长有了更直观地认识。

(图注:学长查看实践团制作的电子信息岗位图谱)

针对同学们在职业规划方面的迷茫,学长学姐们结合自身经历给出了切实建议。“不要被‘专业对口’限制了选择。” 一位跨专业实习的学长说道,他本科学的是电子信息工程,却在服务器运维岗位发现了自身兴趣,“昆达的轮岗机制十分灵活,只要愿意学习,企业会提供试错机会。” 同时,他们还针对不同岗位的技能需求给出具体指导:研发岗位需扎实掌握 C 语言、嵌入式系统等基础知识,积极参与开源项目;产品测试岗位要注重培养逻辑思维和细心特质,掌握Python 自动化测试工具将更具竞争力。昆达的 HR 专员也补充道:“企业更看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这些都能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体现。” 这场交流让同学们笔记本上记满要点,眼神中少了迷茫,多了笃定。

昆达的产品展示区宛如一间生动的 “实践教学基地”。强固型电脑、工业级服务器、智能导航终端等产品,在军工、交通、企业级应用等场景中的深度应用,让同学们真切看到专业知识如何从书本上的公式、图表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生产力。服务器展区的阵列式机柜令人震撼。一排排银色服务器整齐排列,指示灯不停闪烁,仿佛在无声处理海量数据。“这些服务器支撑着银行的交易系统、医院的电子病历库,容不得一秒宕机。” 工作人员介绍,每台服务器的研发都要经过硬件选型、兼容性测试、稳定性验证等上百道工序。看着产品从设计研发到最终落地的全流程介绍板,同学们突然意识到,课本上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原理,都可能是未来工作中解决问题的钥匙。“只有把知识变成‘肌肉记忆’,才能在未来职场站稳脚跟,为科技企业创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一位同学感慨道。

离开昆山昆达时,夕阳为科技园区镀上金边。同学们的笔记本写满感悟,相机存满照片,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内心的触动与方向的明晰。此次昆山昆达之行,是课堂知识与企业实践的深度对话,让同学们在企业发展历程中感受科技魅力,在与学长学姐交流中明确职业路径关键要素,在产品与技术直观感受里坚定专业深耕决心。这场 “三下乡” 实践,已超越简单的企业探访,成为一堂生动的职业启蒙课,一次深刻的专业认知升级,激励着同学们以青春之我,投身科技强国、产业兴国的伟大事业。

[通讯员:俞静秋 王沪宁 陈茁 郭晓毓 孙毓蔓]

[指导老师:何山 周志近]

上一篇:【三下乡】长青青“青禾声影”服务团: “变废为宝”手工实践 助力乡村环保教育

下一篇:绘梦乡村育新苗,青春实践助成长——广州华商学院教院创协实践团实践纪实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