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1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李欣芹 - 小 + 大
“百千万工程”是聚焦县域、城镇、乡村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等措施,“百千万工程”为“三下乡”提供实践舞台,让知识转化为发展动能。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在国家与学校的推动下自发积极参与“三下乡”,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在接近六月的尾声时,充满朝气的慧栀文旅实践团踏着青春的步伐,正式抵达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徐闻县,拉开了为期七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序幕。 图为实践团出征仪式合照 (湛江科技学院慧栀文旅实践团摄) 当日中午12时,实践团全体成员整装待发,在徐闻县登云塔前集合,随后深入团队登云塔、博物馆、广府会馆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沉浸式感受徐闻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成员们还走访了当地街道,了解风土人情,为服务乡村发展积攒思考与灵感,以便后续调研海安做了坚实的基础。 登云塔作为徐闻县地标性古建筑,始建于明代,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调研发现,这座七层八角棱台形砖塔高约36米,其塔身斑驳古朴,融合了明清建筑技艺,具有显著的地域符号性。在民间,它被称为“风塔”,寓意“登云步月”,曾作为航海灯塔指引方向,如今已成为徐闻精神的象征,凝聚着本地人的身份认同。此外,登云塔下还是当地居民休闲娱乐的一个好去处,大家自发在此打牌、听戏、散步,使这里成为一个小型文化中心,彰显出其极高的现代意义。 图为实践团调研登云塔合照 (湛江科技学院慧栀文旅实践团摄) 徐闻博物馆则是解码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窗口。馆内珍藏的汉代“万岁”瓦当、航船模型等徐闻历代以来的文物,也实证了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的史实,凸显了岭南海洋文明的开放基因。不过,该博物馆在展线呈现上虽以“港口-商路-文化交流”逻辑串联,但互动科技元素较为薄弱,盐商贸易史板块也有待深化。 图为实践团调研博物馆合照 (湛江科技学院慧栀文旅实践团摄) 日近傍晚,实践团这天调研活动也接近尾声最后一站是广府会馆。这座位于徐闻县徐城镇民主路43号的建筑,建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是粤西保存最好的会馆,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实践团队员们在清代岭南风格的建筑中,探寻石雕、琉璃瓦下的移民密码。据了解,广府会馆曾是粤商贸易枢纽,见证了闽粤琼文化的交融。队员们还记录下建筑的破损现状,思考如何活化古建,将其打造为侨乡文化展厅。 图为广府会馆现场图片 (湛江科技学院慧栀文旅实践团摄) 首日调研活动的成功开展,为慧栀文旅实践团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本次三下乡活动开了个好头。队员们表示,将不断总结和完善调研中遇到的难题与挑战,越战越勇。接下来,慧栀文旅实践团将继续以青春之名,在徐闻这片热土上种下希望的种子,奔赴下一站徐闻海安,开启新的调研篇章。 李欣芹/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