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暑期实践| > 文章 当前位置: |暑期实践| > 文章

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系未来志愿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走进东营

时间:2025-08-1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系未来志愿服务队 - 小 + 大

“扎实推进黄河大保护,确保黄河安澜,是治国理政的大事”,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7月17日——7月21日,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系未来志愿服务队来到东营,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阶段,团队来到黄河文化园,沿着习总书记的脚步了解黄河的发源及历程,并对黄河文化园内的垃圾进行志愿打扫,促进“守护关注黄河生态工作”的深层推进。

黄河河口是黄河水沙归宿区、河海动力交汇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对保障下游防洪安全、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地处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市认真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思路,持续加强黄河河口综合治理,着力提升治河管河水平,坚决扛牢保障黄河安澜入海的重大责任。

第二阶段,团队来到黄河入海口,开展黄河流域知识调查,向游客发放调查问卷,并前往知青小镇了解知青扎根基层、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考察盐碱改良示范地。服务队前期认真准备问卷内容,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将认识生态环境保护、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第三阶段,团队来到垦利区永安镇,重温垦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光辉革命历程,并寻找到一位古稀老人和惠丰社区的老党员干部,了解他们入党五十年来的故事,倾听他们对新时代青年的看法。

  在前往惠丰社区的路上,服务队主动穿起志愿马甲,帮助路边正收麦子的居民做农活。

团队寻找到一位古稀老人,已有五十多年的党龄的他在闲暇时仍会不断学习,提高对党的认识,胸前的党徽闪烁着质朴而坚定的力量,手中的书籍积极上进的信念。在前往惠丰社区的路上,服务队主动穿起志愿马甲,帮助路边正收麦子的居民做农活。

第四阶段,“信”系未来——黄河口红柳志愿服务团队走进田间地头,考察改良好的盐碱地上的农作物种植状况,针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展开调研。山东有近900万亩盐碱地,仅东营市就有341.8万亩,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其中盐碱耕地面积19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59%。改土改种,科技赋能,盐碱地变身“米粮仓”,东营让盐碱地农业提质增效,让盐碱地成为“致富田”。

第五阶段,团队走近胜利油田第一油井——华八井,同时重温习总书记“黄河足迹”,总览东营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动力开创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九曲黄河,奔流入海。国家战略,鸿篇巨制。新时代新征程,东营责任在肩、使命光荣,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和视察东营重要指示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牵引,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市域治理效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六个方面争一流、走在前,奋力谱写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篇章,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黄河治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盐碱地改良也是一项长期工作。信院学子将牢记此次经历,担负时代重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继续深入基层、认识社会、了解国情,为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系未来志愿服务队)

上一篇:鲁东大学兰桂枝团队绘声传爱润社区

下一篇:山东科技大学:四省一市,一人一地传法意!筑牢民族团结“同心堤”

媒体投稿指南
备案ICP编号  |   QQ:1056099638  |  地址:北京市  |  微信:tougao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