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2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李祯雯 - 小 + 大
7月20日,云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金摩探乡队”志愿服务队走进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实践之旅。“高山青,涧水蓝,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在云南宁蒗泸沽湖畔,有这样一群摩梭老人,他们是摩梭文化的活化石,用一生守护着摩梭族独特的传统和记忆。摩梭族是中国唯一仍存在的母系氏族社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摩梭文化正面临着传承的挑战。为了探寻摩梭文化的魅力,传承摩梭文化的精髓,我们来到了这片神奇的土地,走近这些摩梭老人,聆听他们的故事。 实践队员们来到泸沽湖畔的一个摩梭村落,首先拜访了一位名叫阿柱的摩梭老人。阿柱老人已经70多岁了,但身体依然硬朗,精神矍铄。她热情地邀请我们走进他的家,一座典型的摩梭木楞房。木楞房是摩梭族传统的居住建筑,用原木搭建而成,冬暖夏凉。走进屋内,我们看到了许多摩梭族的传统器物,如铜锅、木碗、羊皮袄等,这些器物都承载着摩梭族的历史和文化。阿柱老人向我们介绍了摩梭族的母系氏族社会结构。在摩梭族的家庭中,女性是家庭的核心,负责管理家庭事务和财产。男性则主要负责对外事务,如放牧、打猎等。这种母系氏族社会结构在世界上已经非常罕见,是摩梭族独特的文化遗产。阿柱老人还向我们讲述了摩梭族的走婚习俗。走婚是摩梭族独特的婚姻制度,男女双方不结婚,而是通过“走婚”的方式建立亲密关系。在走婚制度下,男女双方都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生活,孩子由母亲抚养,父亲只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一个辅助的角色。这种婚姻制度体现了摩梭族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也反映了摩梭族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图为志愿者在泸沽湖畔与摩梭族老人交流,倾听摩梭族文化故事。寸晓媛 供图 在拜访完阿柱老人后,实践队员们又走访了其他几位摩梭老人。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摩梭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摩梭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城市工作和生活。他们接触到了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弱。许多年轻人不会说摩梭语,不了解摩梭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其次,摩梭族的传统手工艺,如纺织、刺绣、木雕等,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由于缺乏传承人,许多传统手工艺已经濒临灭绝。此外,摩梭族的宗教信仰和传统节日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年轻人对宗教信仰的兴趣逐渐降低,传统节日的氛围也变得越来越淡。 面对摩梭文化传承的困境,实践队员们与摩梭老人一起探讨了传承的途径。阿柱老人认为,要传承摩梭文化,首先要加强对年轻人的教育。学校应该开设摩梭语课程,让孩子们从小学习摩梭语,了解摩梭族的历史和文化。同时,社区也应该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宗教仪式表演等,让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另一位摩梭老人则认为,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摩梭文化进行记录和传播。可以通过拍摄纪录片、制作短视频等方式,将摩梭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摩梭文化。实践队员们还提出了一些其他的建议,如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举办摩梭文化节等,让摩梭文化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摩梭文化传承的希望。一些年轻的摩梭人开始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主动学习摩梭语和传统手工艺。他们成立了一些文化传承组织,致力于摩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此外,当地政府也加大了对摩梭文化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设立文化保护区、资助文化传承项目等,为摩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这次走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摩梭文化的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摩梭族的母系氏族社会结构、走婚习俗、传统手工艺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然而,摩梭文化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摩梭文化一定能够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继续在中华民族文化的长河中闪耀光芒。 (通讯员 李祯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