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8-14 点击: 次 来源:多彩青年网 作者:杨睿蕊 - 小 + 大
在安徽中医药大学,一群青年学子用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生命接力”,书写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大医精诚”的誓言,在列车车厢、景区石阶等平凡却又紧急的场景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列车上的“生命护航” (一)K2276次列车:中医急救显身手 5月14日,杭州开往新乡的K2276次列车上,广播紧急呼叫打破平静——16号车厢一位阿姨突发恶心、发热。此时,安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学生石晓兴、钮云珠,刚结束实习返程。听闻求助,她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奔赴现场。 面对阿姨高热、恶心等复杂症状,两位同学冷静沉稳。她们深知,每一秒都关乎患者安危,立即联动学校第二附属医院主任护师李武芬、副教授袁亚美等多位专业教师,开启“远程诊疗”。凭借课堂所学与实习积累,结合老师指导,运用中医穴位按摩,精准刺激足三里、曲池等穴位,搭配物理降温。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她们的额头沁出汗水,却始终专注操作。终于,阿姨体温下降,恶心缓解,生命体征逐步平稳。这趟列车上的“生命救援”,是安中学子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的生动展现,更让中医急救的魅力,在移动的车厢里熠熠生辉。 (二)T36次列车:彻夜守护的“中医温度” 7月19日晚,合肥开往北京的T36次列车,一名7岁男童突发颤抖、牙关紧闭、高热惊厥。危急时刻,2021级中医学专业学生董宇昂、王彤彤,从12号车厢飞奔而来。 患儿体温高达39.1℃,情况危急!两人迅速分工,一边联系中医学院高兵老师、第一临床医学院石海平老师开展“云端会诊”,一边为患儿查体、安抚家长。在老师指导下,他们精准按压内关、风池、合谷等穴位,施“清天河水”推拿手法,配合物理降温。 30分钟后,患儿抽搐停止;为给孩子更舒适环境,他们穿越7节车厢,将其抱至餐车,彻夜守护到凌晨1点,直至孩子安稳入睡。这份跨越车厢的“中医守护”,让患儿母亲满含热泪,更让“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在漫漫旅途中愈发滚烫。 景区中的“生死时速” 4月6日,庐江冶父山景区,七旬老人中暑晕倒、意识模糊。2022级护理学7班学生钟伟其,正与老师同学游览。听到呼救,他箭步上前,“大家散开,保持空气流通!” 简单一句话,尽显专业与冷静。 他迅速为老人把脉、查体征,凭借刚参加的红十字救护培训所学,判断为中暑引发昏厥。果断采用中医穴位刺激,精准施针。“奶奶,能听见我说话吗?” 一声声呼唤中,老人眼睑轻颤,缓缓睁眼,吐出微弱的“谢谢”。围观人群掌声雷动,这是对生命奇迹的赞叹,更是对安中学子见义勇为的致敬。钟伟其用行动证明,专业知识与勇气结合,能在景区石阶上,搭建起挽救生命的“希望桥梁”。 志愿同行:日常坚守的温暖底色 端午佳节,针灸推拿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C2361次列车,在“健康角”为旅客讲解香囊的中医“衣冠疗法”,带领辨识中药材、制作精美香囊,结合节气分享夏季养生知识,让旅途变身“中医药文化盛宴”;“皖美青年志愿集市”上,安中医青年志愿者团队设“中医养生咨询”“非遗香囊制作”展区,推广五禽戏、传授针灸推拿,用专业服务传递健康温度。从列车上的文化科普,到集市里的技能分享,安中青年把志愿服务融入日常,以点滴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他们明白,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不止于危急时刻的冲锋,更在平凡日子里的坚守,用一次次弯腰、一回回讲解,把温暖播撒到社会角落,让“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成为青春最动人的注脚。 安中青年:新时代青年的生动注脚 这些安中医青年,以生命救援彰显专业与勇气,以日常志愿传递温暖与责任,他们身上,既有医学生的仁心仁术,更有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他们是安中青年的缩影,更是新时代青年的生动注脚——有本领,深耕专业,让知识成为守护生命、服务社会的底气;有担当,危急时果敢向前,平常日坚守奉献,把“小我”融入“大我”;有温度,心怀悲悯与热爱,用行动传递善意,让社会因青春而更温暖。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中,期待更多青年以安中医青年为镜,把专业学识化作守护社会的力量,让“见义勇为”“志愿服务”成为青春底色,用行动回答:新时代青年,当以本领护佑生命,以担当点亮微光,以仁心温暖社会,在奉献中书写无悔青春,在坚守中成就大写的“人”,让青春在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的奉献中,绽放最绚丽的光彩。(安徽中医药大学:杨睿蕊) |
上一篇:砼筑青春路 交绘泉城兴